【篇一:老家的路】
我的老家在南京高淳,每到周末,爸爸总会开车带我回老家。从南京到高淳全程高速,1个小时左右就能到,爸爸说,他当年从高淳来南京上学的时候,还没有修高速,大巴车要在普通道路上摇摇晃晃开4个多小时。
高淳是南京的南大门,田园风光,环境优美。爸爸出生长大的村庄紧靠着固城湖,叫港口村。从县城到乡下老家,会经过一条必经之路——水慢城路,这道路两边种着笔直的水杉林,宽阔整齐、处处鸟语花香。爸爸说,他当年从村里去县城上学时,这路还是窄窄的石子铺成的路,自行车骑上去特别容易摔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爸爸在南京工作安家以后,港口村里的老宅只有爷爷奶奶住了。爸爸的车在村里停车场停稳,我总是第一个下车,沿着长长的巷子的水泥路往前冲,大喊着去找爷爷奶奶。爸爸说,在他和我这么大的时候,巷子里的这条路还是泥土路,每到下雨去上学,他总会在湿滑的道路上摔几跤才能到学校。
每次住在老家,爸爸都会带我去村里祠堂,祠堂里供奉着我们港口村的祖先,写着港口村发展的历史。爸爸指着一堆牌位的其中一处对我说,这里面曾经有一位祖宗,带着部队去过缅甸,打击过日本鬼子。我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解过南京大屠杀,没想到我的祖宗中也有抗击侵略者的将军,我真的无比自豪。
从村里祠堂回家的路上,会路过一处大操场,操场上旗杆竖起五星红旗,操场的尽头,是一座戏楼。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这戏楼上唱戏的时候,那时候家里会来很多亲戚,做很多好吃的,他可以不用做作业,还可以带着小伙伴在戏楼里捉迷藏,比过年的时候都要热闹。
我抬起头看爸爸,看见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想起我看见的路和爸爸那时候的路,回头看看祠堂,不知道祠堂里的那些祖宗是走过怎样的路去的战场?
五星红旗在蓝天下飘扬,爸爸对我说:李鱼,这里是我们的根,无论走多远,我们都要记住老家的路。
【篇二:愉快的冬令营】
这天早晨,暖暖的阳光照射着大地。我背着小包,一路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登上了去高淳冬令营的大巴车。
车上,老师先把我们分成了雪豹、猎鹰、野狼、猛虎四个战队,我很荣幸地成为了野狼队的队长,然后同学们相互介绍自己,有说有笑地来到第一个目的地——高淳陶瓷厂。
导游先带我们参观了各式各样的陶瓷作品,随后就开始DIY陶瓷作品了。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两块白泥,紧接着就一边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边熟练地示范,不一会儿便制成了一个花瓶。此时,同学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开工。
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揪下一块白泥,初次碰到白泥,我打了个哆嗦:好冰!我不顾寒冷把白泥揉搓成了圆形,再用掌心压扁,又揪下一块白泥,将它搓成了长条形,再沿着底座的边缘绕上去,看似容易,做起来却不易,反复做了好几次才成功。虽没有老师的漂亮,但我心里也喜滋滋的。
最有趣的项目绝对是下午的烤红薯。我负责挖出老师提前藏好的红薯,卖力地刨着沙子,不一会儿我便发现了一个袋子,打开一看,哇塞!全是红薯!我兴奋地直往营地跑。
我们先把红薯放在坑底,拿来一把树枝,点上火,给红薯盖上了一床火被。我们不停地加柴,天空中升起了滚滚浓烟,我不小心站在下风的位置,被烟熏得睁不开眼睛,我揉着眼睛捂着口鼻,还不停的说:“这是天然的催泪弹。”熊熊大火立刻燃烧了起来,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们停止了加柴,过了一会儿,刚才的火堆现在成了灰堆,我们用树枝把红薯从一堆灰中找出来,烤红薯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我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自己烤的红薯,抬起头一看队友个个成了小花猫,发出了“哈哈哈”的笑声,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这真是一次愉快而又充实的冬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