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朋友】
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位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的朋友,互相帮助的朋友,而我也不例外。朋友之间都应该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快乐的事情与回忆。
她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她的皮肤有一些黑,而且个子不高,但是我们之间却有着深厚的情谊。这个朋友就是褚彤,褚彤是我这六年中最好的朋友。
褚彤有一些偏科,还有一些内向,但是我认为我与她在一起的时光很快乐,很高兴,令我难以忘记。
记得有一次清晨,李政亮开歌喉唱着歌,正引得我们哄堂大笑时。褚彤跑到我面前说:“我可以借用你的数学新课堂看一看吗?我有一些题不会做。”虽然我想给褚彤看,但是她也不能总是抄别人的作业,否则以后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做。于是,我对她说:“要不,我来教一教你吧。”褚彤愉快的答应了。于是,我就认真的一道题一道题的教她,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上课之前终于把题目都教教会褚彤啦。
我和褚彤在学习上是好朋友,在生活中更是好朋友。
有一次下午两点左右,褚彤到我家来,我们在一起写完作业后,开心的玩耍。我们玩的很高兴,很愉快,很兴奋,很开心。很遗憾的是太阳在一点一点的往下降落。当太阳光染红了天空时,褚彤要走啦,我们两个依依不舍,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最终还是要各回各家的。
我最好的朋友就是褚彤,我相信以后即使我们不上同一个学校,即使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即使各奔东西,也会心中想着对方的。
【篇二:当你的生活被碎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手机与电脑成为了生活中的常客。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对电子产品产生了依赖,这种做法已然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习惯——我们迎来了碎片化的生活,它改变着我们的心态与观念。
诚然,碎片化生活有它独到的优势,在同样的时间里,你能将事情划分得细碎,井井有条地完成。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碎片化生活使得他们在无意中虚度光阴,却自认为度过了充实的一天。
就拿购物举例吧。当人们推着购物车,列上清单,在商场里仔细寻找着自己所需要的物品时,他们总是有一个确切的目标。看着清单上的物品被一个个划去,便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接下来该买什么。可现在不同了:当你打开手机,在淘宝、天猫里寻找着自己所需时,一些新奇的事物常常映入眼帘,吸引着你的注意,进而,你购买了一些不必要的物品,在事后才懊悔不已。碎片化的购物在便捷的同时,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无独有偶。碎片化的生活也让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正如《从前慢》中所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以前的社交通常是两人面对面地交流,能真切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可这样的情状在社交变得碎片化以后,俨然变得少见。只要打开手机,就能连接天南与地北,信息在指尖中传递。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关系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有些对话甚至在第一次问好后便写上了句号。
碎片化的阅读对培养文学素养造成的影响尤为巨大。相比起以往,实体书店已不再能很好地吸引书客将一个下午的时光都消耗其中。那些被誉为经典著作的书籍更是因深奥的语言和需要理解的内涵而不受到青睐。相反,我们口中的“快餐文”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原因无非以下几点:剧情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往往是主角一路成长,轻松获得成功;可以在闲暇之余随便翻阅,比起需要静下心来的名著,更多了一份随意。也许是现实生活给予了太多的压力,许多人选择从现实的不舒心中暂时逃离,这样的小说已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
实际上,碎片化的生活在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静心钻研的机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真正分割自己的生活,那么便能事半功倍。
【篇三:故事作文】
苍蝇怀着满腔的悲愤,用脚和翅膀蘸着一个年轻母亲刚刚给孩子温好的牛奶,在雪白的墙壁上写下对人类的强烈抗议:“此处不留蝇,自有留蝇处!”
苍蝇开始四处流浪,它要找寻自己的乐土。飞呀,飞呀,它努力向更远的他乡飞行。饿了,到垃圾堆和医院的病房里找点食物;渴了,飞进人家的汤碗里喝个痛快;然后再到人家墙壁上留下“天下第一飞行家到此一游”的印迹,“嗡嗡”地唱着《苍蝇之歌》,继续流浪。
然而,它飞到天南,天南的人唾骂他;它飞到地北,地北的人诅咒他;它飞到海角,海角的`人拿起灭蝇药;它飞到天涯,天涯的人向他愤怒地挥舞苍蝇拍。
苍蝇仰天悲叹:“为什么,世间的事会如此不公平?我这么英俊,歌声如此美妙,为什么人们还容不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