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你真好】
我爱音乐。睡前,饭后,课间,我总爱打开MP4,听上几曲,感受一下美妙的旋律。
奔放·笛子曲
端午,麦收时节,到处洋溢着丰收喜悦。炎炎烈日下,田间地头的人们汗流浃背地忙碌着。一首《扬鞭催马运粮忙》在我耳边响起,笛声悠扬激越,乐曲热烈奔放。我仿佛身临其境:看着农民们收获着丰收的喜悦,马车装载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回头望见没有收割完的麦子,金黄的麦浪翻滚着,绽放出满脸的灿烂。紧接着“叭”的一声清脆的响鞭,伴着歌声,马车奔驰在康庄大道上。
一曲结束,丰收的景象仍在眼前飘荡,我感到了农民们热烈喜庆的幸福。
凄婉·二胡曲
夜深人静,卧在乘凉的席子上,戴上耳机听一曲《二泉映月》。闭上眼,我仿佛看到阿炳身穿缀满补丁的大褂,头戴破帽,坐在桥头巷尾用喑哑的二胡低低地倾诉:一生遭遇不尽的坎坷磨难,虽有高超的音乐才能,却也只能沦落街头。几十年这样的生活,他的心在滴血。于是,血凝成了这样一首绝唱。这里包含了他的愁苦与无奈,包含了对黑暗社会的声讨与愤恨。清风徐来,我的双眼模糊了……
一曲终了,余音却在我耳边萦绕,我感到了一位歌者凄婉无奈的哀怨。
激越·交响曲
贝多芬,一个震古烁今的名字,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却在不惑之年双耳失聪。这对一个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个晴天霹雳。然而,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在尽力地挣扎,去“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命运》诞生了。乐曲慷慨激昂,以英雄的气魄表现了人类与厄运顽强抗争的不屈精神。贝多芬是不屈的命运的胜者,他战胜了命运,于是,这首交响曲与他一同名垂千古。
一曲完毕,一团火在我的胸膛燃烧,我感到了一位强者不屈而激昂的心声。
有了你,音乐,我们一路行程不孤单。
有你真好。
【篇二:悠悠笛声伴我成长】
“嘟——嘟嘟嘟……”月亮高高挂,星星闪啊闪,皎洁的月光让大地变得更宁静、安详,一阵清脆而悠扬的声音飘了过来,余音绕梁,这美妙的声音来自于正在窗前吹着笛子的爸爸。我小心翼翼地上前摸了摸笛子,饶有兴趣,爸爸见我那么喜欢,便打算带着我去拜师学艺。
来到上课的地方,老师拿出一根小笛子,让我试吹。爸爸在一旁注视着我,好像是在告诉我——你行的!加油!我吸了口,试吹了一下,竟发出了一丝轻微的声音,我又加了把劲,模糊的笛声被“挤”了出来。“真棒!”老师很惊喜。爸爸高兴地抱起我,在我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以示鼓励。
开始学吹“哆、唻、咪”了,好难啊!一会儿手指不灵活,按错孔了;一会儿吹着吹着没气儿了,吸足了气却又发不出丝毫声响;一会儿笛膜进水,吹出来的声音像锯木头声音那样难听。我越吹越生气,嘴撅得都可以挂油瓶了!爸爸走过来帮我,孔按错了提醒我,笛膜进水了给我贴……兴致来了,还给我示范几遍。我的心情也慢慢地平复下来,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和着爸爸的笛声,一遍又一遍。
基本功在爸爸的悉心指导下越来越扎实,终于,我期盼已久的曲子来了,这无数音符的神奇组合令我着迷、陶醉。我试着吹起来:“咪、嗦、哆……”每次吹奏《扬鞭催马运粮忙》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不同的景象:一会儿见到农民伯伯手抓麦子,肩扛麦秆;一会儿瞧着马车载着麦子在泥路上尘土飞扬……我的小手在笛子上灵活地跃动,像月光在大地上翩翩起舞。
在我疲惫时,会吹上一曲《鹧鸪飞》,我仿佛也随着鹧鸪翱翔天际;在我气馁时,会吹上一曲《步步高》,我好像也与曲子中描述的那样,积极向上;在我开心时,会吹上一曲《幽兰逢春》,我似乎见到了勃勃的春天……而爸爸总在一旁眯着眼,一边打着节拍,一边点头微笑。
不知不觉中,我爱上了笛子。在“县三独”比赛中,我取得了第一名,高兴地打电话告诉亲戚好友,爸爸站在一旁一声不响,等我静下来,才冷冷地说了一句——衰必胜,骄必败。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让我羞愧难当啊!
“嘟——嘟嘟嘟……”我站在月光下吹着笛子,怎么也无法忘却第一次看到爸爸吹笛子的情形。我知道,爸爸不仅仅教我吹笛子,更是教我吹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