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愁】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走进灵水古村落,不禁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恬静闲适的生活。在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古村落的古韵乡愁。
风景秀丽的灵源山脚下的灵水,因山上溪涧之水绕村而流得名。远远望去,闽南古厝像颗颗红珍珠一样密布在村中,溪水潺潺绕村而流,使村落显得古朴静谧。
“这是话桑别墅,建于民国时期……”一进古村落,郭老师如数家珍。这别墅,坐落在弯曲的石板路中,左看是古厝,右看是洋楼,也叫番仔楼。据说这别墅的瓷砖材料都是当时从海外运回来的呢!柱子上的对联“寄迹香江怀梓里,经商回国念侨乡”记录着流逝光阴的故事,诉说着老华侨的思乡之情。
走到吴氏家庙门口,瞧,红砖白墙燕尾脊,是闽南古厝的特色。郭老师说,这三落的古大厝是清朝建成的,主人是这里的名门望族,人才辈出,旁边一座“大夫第”也是他建造的。真是让人佩服,我生长在闽南,但是我一出生居住在新建的三层小楼里,从小阿公跟我讲,他们那一辈就是住在这种古大厝里。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这让我对家乡闽南更加感兴趣了。
走进民国时期建造的灵水老街,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车水马龙。灵水老街有一种东西最令我这个吃货着迷的,没错,就是当地的菜脯,可以做成配料,或菜脯煎蛋等,一吃便停不下来,真可是“此味只应天上有”啊!
我们最后一站来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民房,大厅中展览灵水先辈们下南洋的书信,古村落的绘画作品……听郭老师说,这里经常举办书法展、剪纸作品展等活动。走出古民房展览馆,眼前是新建的灵源公园和“一山一水”慢行系统,哇!来这里跑步健身的人真是络绎不绝。
不知不觉红日偏西,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时,放眼望去,灵水古村落雾霭缭绕,灯火微微闪烁,和灵源公园交相辉映,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感受到绵绵乡愁……
【篇二:我的古村之旅】
埭美古村这个充满了独特魅力的村落,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这可以称作是世外桃源。我满怀期待地跑了进去,想瞧一瞧这个人间仙境。
刚进去,印入眼帘的是一条如长龙玉带般的内河。河水清澈见底,埭美古村似乎坐落在一块巨大的玻璃上,时不时有几条小小的鱼摇着尾巴,吐着泡泡,一边聊着天一边嬉戏,从玻璃里欢快的游过。可爱的小表弟正用手托着圆嘟嘟的脑袋,趴在红色的栏杆上,瞪着大眼睛瞧着鱼儿们欢乐的样子,嘴边荡漾着一丝是抹不掉的笑。
我们沿着河边往前走,一束束花草树木从院子里围墙里钻了出来,这让我想起“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们来到一座老房子前面,我一抬头,看见了一块块拱形的土红色瓦片,一层一层的铺在房顶上,房顶两端向上翘,真是名不虚传的燕尾脊。还有那像纸一样白的墙,“妈妈有蜘蛛,”我吓了一跳,一边指着白墙上的一个黑色的东西,一边大声喊道,“小心被咬了可不得了”,表弟却一点也不害怕,反倒天真的说,“被咬了还可以变成蜘蛛侠呢。”我们进了老房子啊,一进大厅,一阵凉风吹来。我仿佛看见了雨后的荷塘,顿时26°的炎热天气,变成秋天的凉爽,好凉快呀。我环顾着四方,最吸引人的是梁上的雕刻。房量下雕着红色的花,一片片花瓣向外绽放,花瓣周围雕着一片片绿色的叶子,连叶脉也是如此精致,如果不是上面蒙上了一层层薄薄的灰,谁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还是假的。房梁上面还雕着石狮子,圆圆的脑袋,小小的眼睛,一排排牙齿雪亮雪亮的,还有他那又粗又卷的大胡子,大大的耳朵,栩栩如生,就像一个大爷趴在上面,也不知道到底几岁了,长长的大尾巴还搭在背上呢。
一路上的老房子都是红瓦白墙,燕尾脊上有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这寄托了独特的闽南文化和传承,更是闽南文化发展的革新。正因为当年闽南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新中国成立至今,小小的村落涌现了许许多多“敢拼爱赢”的人,因为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繁荣的城市,才能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