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掌声】
我记得七岁时家里养了一盆芦荟,是我老爸从徐老师那边移过来的。
一天,我看见老爸从外面抱着一盆绿色的东东回家,我立马问“老爸,这是什么?厚厚的叶片边缘还有道锯齿,看起来挺厉害的。”
老爸说:“这是芦荟,是一种多肉植物,胖胖的肥肥的,你平时喝的芦荟酸奶就是用它做的。”
我想了想说:“人类太可怕了,连这么一种可爱的物种也不放过,如果人类再这样下去的话,好多物种都会灭绝。”
老爸一边鼓掌一边对我说:“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尊重世上万物。”
过了几天,我那可爱的小芦荟不知为何生病了,耷拉着脑袋,显得很不舒服。我去查了百科全书,终于知道了答案:原来芦荟是沙漠地带的植物,不能浇太多的水。我知道后连续几天都没给他浇水,小芦荟慢慢地又露出了笑脸。老爸又一次为我鼓起了掌。
又过了几天,我把小芦荟带到了班上,跟老师同学们介绍了小芦荟的成长过程。说完后,老师和同学们给我鼓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小芦荟在成长,我也在成长。
【篇二:触碰心灵的执着】
初中的生活,恐怕只能用一张张卷子来描述了,但唯有这一抹绿,唤醒了我麻木的心灵。
堆书如山的课桌上,忽然间多放了一盆小芦荟,厚重的泥土上只有刚冒出来的嫩芽,与旁边的“高山”实在不搭,花盆边上,插有妈妈写的卡片:芦荟是最顽强的植物,它的枯叶,你可曾见过?
耐心地重复浇水,施肥……十几天后小芽渐渐成长了。没有玫瑰的放肆,没有水仙的娇艳,更没有别的植物开的随意,它永远保持着怒放的姿态,不断向外延伸,把心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从不凋谢。
感谢这个小生命的蓬勃生长,让我的心听到了叩门声,打开发现原来那是可爱的它。
繁重的功课使我无心再侍弄它了:“小苗啊,自生自灭吧!”我带着抱歉再没有关注过它了。小芽似乎明白了,它无法再无忧无虑的成长了。
一天,两天,十天,一个月……时间像无情的流星,瞬间划过天际,不留一丝痕迹。一天,无意间地抬头,看到了快要干涸致死的小芦荟,它成长不了,沉重的灰,蒙蒙的覆盖在它的叶子上,再也看不到一丝丝生机。
我把它放在院子边,轻轻托起叶子:“对不起,小芦荟,没能悉心照顾你,让你渴死了。”那盆“死去”的芦荟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寂寥无人的夜里。
这天,我起得很早,走到阳台上,迎接第一缕阳光,却发现有什么东西在晃眼睛,仔细一瞧,是那盆被遗忘的芦荟。它的绿溢出了花盆,要滴下来了,滴落在我心,我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悄悄来到它的面前,翠绿的叶子上残留着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模糊却透明,耀眼得像一颗钻石,它的美丽让我肃然起敬。
触动心灵,一种哲理荡涤全身,芦荟让我明白了:环境的优劣无须在意,在柔软的生命都可以顽强地绽放自己的灿烂,只要坚持!那我的学习呢?在繁重的压力下,只要我执着地努力,会有成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