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艾香悠悠】
我的故乡,生长着一种清香独特的“野草”——艾。但我长大一点后,才知道原来处处都有,当时我是很失落的。因为在我记忆中,永远都弥漫着独特而广袤的悠悠艾香。
故乡的艾,齐刷刷地漫山遍野地长。那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颜色,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清芬。倘若取一片艾叶,望那细长的叶片纹络密布,还长着几根粗粗的“手指头”。在无数的草木中,也只是艾,显得独一无二,极好辨认。
艾也是一味良药,可供中医治疗。
每当我生病时,开药店的父亲总会拿艾条做“灸”。这艾气味浓烈,蒸薰起来也是让人呛得难受。后来也是因为这讨厌的烟味儿,我一见到它就不由得要皱眉头。但现在,若我偶然感冒,也还是会想到艾,对那清芬似乎久之便有了眷恋。
艾香悠悠,医的是久病。
“有时候会想到艾,故乡的艾。”曾经,为了我上学而远离故乡的母亲时常这么说。是啊,故乡的艾。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望见那一地的青碧,我也总会在心中升起一股暖意。伴着农人辛勤劳作时的吆喝,伴着乡亲们热情朴实的问候……
艾香悠悠,医的是乡愁。
曾经,我看到《本草正》中说:“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虽然我不太懂中医,但我对其仍保持好奇。中医是门神奇的学问,在爸爸的药店里,翻阅一本又一本古老的草药典籍,我由衷地感到自豪——中华医药,博大精深。
艾香悠悠,医的是药学传承。
艾香悠悠,悠悠艾香。香的是能医百病的神通,香的是眷恋故土的情意,香的是中华医学的传承。
这片独特而广袤的艾香,将一直伴随我的成长。
【篇二:仰望大树】
冬天已然过去,迎来了春天。
我站在王爷府前这棵古老的杏树旁,仰头观望。树皮历经了百年沧桑,被风刀霜剑深深刻下了一道道沟壑。老树向一旁倾斜,露出了大片盘枝错节的树根。树还未完全抽出绿色的枝芽,他周围已然是绿意盎然:垂柳吐翠,小草青碧。而他顶着满树的黑色树枝,仿佛活在冬天里。他的周围没有与他同岁的树,都是些新栽不久,或是刚刚长成手臂一样粗细的小树,距离很远,独留他“一枝独秀”。
站在这样的老树旁,尽管他不会说话,我也能够感觉到他的孤独。
他从一出生起便站在这片土地上,不管历史怎样变迁,也不管他如何长大,这些都没有使他离开这里一步。也许他曾经拥有伙伴,并不孤零零的,可那也是“曾经”,现在孤独地立在这儿的就是他。
可是他仿佛又不孤独。太阳陪他同起,月亮与他同眠,风儿与他嬉戏,雨珠给他滋润,大雪为他着装,鸟儿在他头上安家,花儿小草依偎在他脚边,阳光透过树枝找他玩耍……有这么多伙伴陪伴着他,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晨昏日夜,他并不孤独。
也许他曾经孤独过,但是因为看惯了春去冬来,日出日落,看多了草木荣枯,人间百态,所以更热爱生活,对一切都淡然了呢?
看着这棵老树,我忽然想起了齐白石。他一生钟情于绘画,晚年曾十载闭门谢客。人们皆道他可怜,认为他一定无比孤独寂寞。可他说“饿死京华,公等勿怜”“画者,寂寞之道也”。齐老如此热爱绘画,看着他的画,便明白,画便是他最好的朋友、亲人,他并不孤独。
老树慵懒地站在我身旁,随意舒展枝条,鸟儿站在枝头鸣叫,风儿轻轻钻过树隙。老树随风轻晃,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想这棵老树已经回答了我,我也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