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发现了水分子的秘密】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蚂蚁合力搬食物,告诉我们要团结;轻轻一碰,含羞草就缩上叶子,提醒我们要谦虚;蜜蜂辛勤酿蜜,告诉我们要勤劳……
而今天,一杯水、一盒回形针,就能创造奇迹,让我们发现了水分子的秘密。
上课了,老师端着一杯满满的、快要溢出来的水走进了教室,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水的实验吧!”一听做实验,大家都十分兴奋,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起来,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了。
老师将水和回形针放到桌子上,向我们解释起来:“我们把回形针放到水里,看看回形针会有怎样的变化,水会不会溢出来。”这话一出,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我也不例外,心中有些发痒,就这样,我们的实验开始了。
第一个同学一手拿起一个回形针的一端,一手握住杯子边缘,屏息凝神地盯着水面,大气都不敢出,只见他一松手,轻轻地将回形针放了进去,可不料回形针一下子沉了下去,像一个胖小子,把杯底当床,满足地睡起了大觉。我不禁紧张起来,心想:水面已经上下起伏了,照这样下去,不会到我的时候,水都流出来了吧?十几个同学过后,我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这杯水太“坚强”,丝毫没有任何溢出来的趋势。
这时,到一个女同学上台了,她捏着回形针的中间,与水面平行,在距离水面几毫米的位置,将手轻轻一松,这回形针像小船似的浮了起来,随着水面的晃动自由漂浮,像抛锚了一样。真有意思,同学们看到了,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瞪大了双眼。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没有溢出来呢?为什么回形针会浮上来了呢?原来,这是水分子在起作用啊!它们团结起来,产生很大的张力,才不会那么轻易溢出来。
【篇二:漂浮的针实验】
今天,我们在作文课上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漂浮的针。
老师先让我们猜,针放到水里到底是浮还是沉呢?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沉。老师卖了关子,说:“事实胜于雄辩,到底是浮是沉,还是得靠实验来说话。”
我们准备的工具有牙签、纸、缝衣针和水。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一个接着一个来做实验。同学们有的干脆利落直接扔下去,针就像一块石头沉在水底,一动也不动,趴着“睡大觉”。有的慢条斯理轻轻地把针放到水面,这样是浮的。老师微笑地问:“这是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呢?那是因为直接把针扔到水里,水的张力就会被破坏了。如果轻轻地放在水面,针就会被张力稳稳地托住了。”听了老师的话,我们似乎有点明白了。
我们做第二次实验时,牙签大哥和纸张弟弟就派上用场啦!老们用心地教我们,先把针放在纸上,再把纸连针放到水里,最后用牙签小心翼翼地把纸挑起来。如果针浮在水面上就是成功,针安静地沉在水底就是失败。
轮到我的时候,我既紧张又激动。我照着老师说的步骤去做,眼看就要成功了,突然一个“地震”,把水的张力给震跑了,针宝宝就“溺水”了。到底是哪个坏家伙搞的破坏呢?
一个小小的实验,居然蕴藏着这么多的道理。希望以后能在作文课上多多开展这样有趣的活动,让我们可以快乐地学习到许多课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