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适应还是改变?这是一个问题】
“无规矩不方”的训早已深入人心,材料中的某导师在比赛过程中,临时改变规则,遭到了人们的质疑与非议。然而他的做法一定是错的吗?比赛中的这个规则完全不能改变吗?
我认为未必。显然对最后一组的两位学员而言,这种改变是不公平的,因为按照规则两位中至少有一位可以晋级,但是反过来想想,在一个以实力为最终评判标准的比赛里,就算其中一位因为规则而幸运地晋级了,接下来又能走多远呢?当然,对于其他三位已经按照赛制选拔完学员的导师而言,这种改变也是不公平的,但是这位导师是在征得其他三位导师同意的基础上才改变规则的,或许对于导师们而言,比输赢更重要的是给更有竞争力的学员多一次机会。所以,既然身处比赛之中的各个利方益方都能够接受更改规则的做法,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为什么非要荷责呢?
社会发展到今天,各种规则已成规则之网。社会文明就是在这个规则之网上建立起来的,有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比如,在野生动物员园的猛兽区,谁都不能下车则我们就有生命危险;比如,在“一票一座”的高铁上,每个人都要“对号入座”,强行“霸座”必然会招致全社会的强烈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不是所有规则都是一成平变的,当规则明显有失公平时,我们就应打破它。
我认为,面对合理的规则时,我们必须遵守,但是对于一些明显不合理的规则,我们不妨大声对之说“不”!
【篇二:课前演讲】
今天轮到我课前演讲了,练习中不太熟练,我有些紧张地走上讲台。
前几天,发生了“霸座男强占女生座位”事件。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女子上高铁后发现一个年轻男子已经坐在了她的座位上。于是,她走到男子面前请他起来,但是男子不肯,还无赖般的给女子提出了三个选择:一坐到男子的座位上,二站在过道里,三坐到餐车去。口气大得好像他就是管理人员!女子无奈,只好让工作人员理论。工作人员请男子起来,男子却怪声怪气地说:“我站不起来,你给我找个轮椅来。”到站了,男子被工作人员用轮椅推下了车。出站时,他在大家的注视下站起来,大摇大摆地走了。后来,在网友们的搜索下才发现,这个年轻男子竟是一位博士!
为什么有着好成绩的博士会干出这么没教养的事请呢?我产生了思考。
现在,我想明白了:因为好成绩不等于好人品。我们不能人人都做博士,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人品优良的同学。我认为好成绩是人生的选修课,好人品才生人生的必修课。所以人品不过关,其他都免谈。
我的中心词是“人品”。人是象形字,品是会意字。人品的意思就是人的品德。如果人品不合格,那好成绩就等于一场空。真正的好成绩是在好人品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我们每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演讲过程中,台下静悄悄的,我越发紧张了,说得有些磕磕绊绊。讲完了,吕老师给了我九十五分,我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准备得更充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