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画”桐城】
朋友,你了解桐城吗?
人说桐城是一本书,经过千百余年的风霜雨雪,春夏秋冬,一字一句,百代桐城人倾血著成。
人们说桐城是一幅画,赤橙黄绿青靛紫,百代桐城人手持彩练用智慧绘成。
我说桐城是一本书也是一幅画。书中有着七彩的世界,画中又有着优美的文章,赏画与览书,实乃人生一大快事也。
在这幅画里,值得一提的是便是鼎鼎有名的嬉子湖了。
昔有八百里洞庭,今有万余亩嬉子,嬉子湖是我们桐城内陆最大的湖,它是上苍赐予桐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奉献,它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养育了湖边热情的儿女;它清澈,依稀可见到油油在水底招摇的水草;它神秘,在那湖水深处,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就是因为这首诗才真正令后人感受到张英胸襟的宽广,也许你知道落凤窝的故事。“只可棺(官),上加棺(官),不可移棺再葬。”所以出了双宰相,伴随着他们一路求学,上京为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们不忘嬉子湖的深情厚谊,一生如水清廉,以此作为报答。
今天,嬉子湖虽未培养出父子双宰相,但会在未来培养更多的“宰相”,不是吗?
桐城,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桐城优质大米以其色白质优而享誉全国。桐城的鱼也种类繁多。我们的嬉子湖早年盛产体白如银的银鱼,而今,它每年奉献的长臂青虾达几十万斤。现在,来嬉子湖参观,垂钓的人群也是络绎不绝。
桐城,又是文派的故乡,桐城派前后延续了二百多年,留下了二千多种创世之作,更铸造了千百位作家,方苞、姚鼐名噪一时。桐城派文人运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建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散文理论。五四运动后,桐城派没落了,对它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我不想去辩解什么。正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古”,对它的评价就交给后来人吧!
桐城,用千余平方千米的面积养育了过百万的人口。在这方沃土上,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名胜古迹犹如牛毛细雨。“青山不老,碧水长流,每一天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处都是一幅画卷。”这是前人所述的,也是我想说的。忆往昔,桐城文章甲天下;看今朝,桐城学子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