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风采】
九月中的序属三秋,赤壁边的大江东去,明月下的清泉石上流……嗟乎!历史的长河呼啸而去,其中孕育了多少明珠……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慢慢地踱步在湖边,嘴里念念有词,偶然抬头,滕王阁气势恢宏地矗立在眼前,转瞬,他开始提笔疾书:“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渐地,他越写越快,眼中似要迸出火花,他捕捉到了灵感,无与伦比的灵感催促着他继续书写:“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笔不点墨,手不停顿,一代天作就此书成!王勃大笑:“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有时候有些事只是需要一个机缘就能铸成大业,我想,如果十四岁的王勃没有受邀到滕王阁赴会的话,还有何人能够书此佳作?
少年王勃肆意挥洒的才情风采绝代,他的书香濡染了后世无数的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东坡扬鞭在草场上策马奔驰,一口浊酒入喉,箭矢离弦,西射天狼。“中了!”官吏们喊道,老当益壮的苏东坡驻马仰天长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一声响彻云霄,威风凛凛。又一口浊酒入喉,他踏着清风朝远方驰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余音在旷野中久久回响……
那是何等豪迈的气势!苏东坡一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虽然胸怀报国之志,但是始终不得舒展才华!老年的苏东坡将自己的抱负寄情于诗词,年虽老,心犹少,他的豪迈和刚直是另一种风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楚江边,一个妆容端正的男子仰天长叹,两眼是早已干涸的眼泪,楚国刚刚沦陷,现在敌国的士兵大概正在享受胜利的果实吧?连城外都听得见烧杀抢掠的声音,叫声惨绝人寰。
他抬起头,放声悲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他猛然停下,大笑道:“我屈原一生为楚,最后也让我归于楚吧!”说完纵身跳入江中……
没错,他就是屈原,一生不得其志的屈原此刻结束了他的痛苦,换得了永久的安宁。他用纵身绝情的一跳,表明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贞和爱!正是这种忠贞让屈原流芳百世,让后世人们尊敬和唏嘘不已,这又是一种风采!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让我们大笑天下,在未来历史的长河中去锻造属于自己的风采!
【篇二:你我走过的日子】
日历翻过了一页又一页,引起了我的思绪万千,你我走过的日子至今历历在目,它已成为我一生的财富。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那是一个秋天的上午,咱们在一起跑步,那是一次残酷的1000米训练,我在跑第三圈时,被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这时有人狠狠地撞了我一下,一回头,原来是你,紧接着你便开始大声对我说:“废物,瞧你那样,有种你就快点儿呀……”说完朝地上吐了口口水,我的心中悲愤到了极点恨不得现在就拿到把你砍了,于是我便以离弦之箭的速度,发了疯似的向你追来,你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到了最后咱们一块冲过了终点,然后我使劲儿地推了你一把,你倒在了操场上,然后我便走了。事后在吃饭时,我才忽然想到了你的用心良苦。
我对你的狠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那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敬佩、感激之情。
同样在这一年班会,咱们有缘都被选上当了主持人,当时我的课很多,又是在工作日我根本没时间背稿子,在彩排的时候,我垂头丧气地走上讲台,心中一直在打鼓,而你却信心十足,你说完了以后,该我说了,我一句也想不起来,时间霎那定格在那一刻,同学和老师都向我投来诧异的目光,这时你开口了,只听你流利地说出我的一段台词,我惊讶地连嘴都合不上了,“你是什么时候背的?”我不禁问道,接着我们便赶紧去串场了。我拿着稿子如狼似虎地背起来,你在我的旁边不停鼓励我“加油,你能行,我顶你”这些话不绝于耳。我在下一场,终于有了较好的发挥,而当我对你表示感谢时你却会给我一个微笑。
相聚不是开始,离散并不是结束,同窗六载,凝结着无数美好的回忆。
珍重!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