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一刻让我感动】
在我心中那一刻让我感动,而那一刻,也是最美好的一瞬间。
那一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仿佛渗入了我的血液,融入了我的呼吸,随着我的心脏一起搏动,每一次搏动都给我的灵魂以强有力的震撼。
那是去年夏天,天气比往常更热,一天下来看不到一点生机。太阳的毒辣使贪玩的孩子也乖乖地待在了家里,连小花小草也显得虚弱。太阳照在地面上,大地也像着了火一般,依稀可见摇曳着白色的火焰。我最怕热了,所以我整天躲在房间里不肯出门。
连续几日,太阳都是如此毒辣,忽然我想起了妈妈早上出门时对我说的话:“瑶瑶,你中午给我送些水和吃的,我就不回来了!”我也很爽快的答应了。“天哪!这么大的太阳,叫我怎么去啊!”不过自己还是戴上帽子去了,毕竟答应了妈妈。我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忽然,一个忙碌的、瘦弱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子正在田间忙碌着,这背影好熟悉,好熟悉,好像在哪儿见过,“妈妈?是她吗?”仔细一看:“对,是妈妈,没错,就是她。”她还在田间劳作。
一张因贫血而苍白的脸,此刻已被太阳晒得惨白惨白,甚至看不到一点血丝,手也明显黑了好多好多,我知道这是因为长期劳作的原因。我朝她看了好久,她似乎都没有察觉到我来了,依然顶着太阳在不停的忙着手中的工作。我看见她的脸上有汗珠滑落,一滴接一滴,她身体下面的菜苗却在阴影的庇护下,茁壮成长。她却没有因此而停下手中的工作,依旧忙着。
“我在埋怨什么?我有资格埋怨吗?妈妈在太阳下辛勤劳作,而我在家休息,让我送点东西还埋怨,她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我究竟在埋怨什么?”
“哎!瑶瑶,你什么时候来的?”妈妈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压抑自己的情绪,平静的说:“刚刚才到,妈,停下来休息会儿吧!”妈妈走到我身边看到我红红的脸和眼睛说:“是不是晒着难受啊?快回去吧!别晒着了,可别把我丫头的脸晒黑了”她说笑道。可我一点也笑不出来,抱着妈妈哭了起来,刹时,妈妈明白了过来,安慰我说:“别哭了!傻孩子,没事,没事的……”
那炎热夏天里的一刻,让我感动。
那一刻是多么的刻骨铭心。随着我心脏的搏动,每一次都给我的灵魂强有力的震撼……
【篇二:她为什么而活着】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柴静,起先是湖里那出泥不染的粉莲,俯身轻抚着水里艰涩的游鱼。后来是一株茎,浸身在淤泥之中,哀怨这黑暗与潮湿,再后来是一片叶,油亮而宽厚,似遮风挡雨的伞一样的莲叶,最后,柴静成了一条鱼,在污泥里艰涩呼吸的游鱼。
对真相的刨根问底,直面人性的尖锐思考,灰色地带的彷徨与呐喊——这就是她成长的历程,也是无数次转变的目的。
也许,对于真相的执着,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本然驱使,存在质疑,才有事实,才有最后浮出水面的真相。
踩着高跟,裹着小裙,坐在演播室时的尖声细语,终究是抵不过双脚踩踏过的每一寸土地。触碰那冰冷的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最底处,这是对新闻的尊重。之所以用新闻人的倔强与公正推开一次次笑意满盈,是因为一种强烈的信念在支配,因而才会很少感到恐惧。采撷到真相的瞬间往往是痛苦的,只因一种哑口无言的窒息感,总会在一个炙烫的躯体中蔓延。
直面人性的尖锐思考,源于记者的公正与情感。本着对每个生命个体的敬畏,她深入阴湿发霉的弄堂巷子里;耐心观看同性恋者无声的舞蹈,关注这些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群体。在这里,她能感受到颈上血管在嘣嘣跳动,这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舆论抛下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自由与人权,这些只能蜗居的灵魂,它们内心最深处的哭泣与呐喊,才是一次生命的搏动,勇气的搏动。
灰色地带的彷徨与呐喊,黯哑而尖锐。她为曾经只进过非典病房而被人们夸赞感到羞惭——那只是因为一丝隐约的怪异,是荧幕背后极力掩藏的真相。于是她从前期的热泪盈眶,中期的欲说还休,到最终的“铁血女便衣”,无非是一种白,一种黑,一种黑白参半的灰。她用力的奔走,誓做“刚性新闻”,真相一下一下打在身上,让她感到疼痛的亲切。
傍晚风暴将来漫天黑,只有长云的底部那痛痛快快的一抹鲜红。
她——柴静,为什么而活着?她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活着!
【篇三:搏,我的年度汉字】
新的一年,我步入高三,号角吹响,旌旗飞扬。这一年,将是以搏为主旋律的一年。我要为理想而搏,为将来而搏。
搏,意味着这是与知识搏击的一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谓学习有三种境界。已经历了第一重境界的我正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求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这一年里,我将静下心神,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并将其与高三所授内容融会贯通,并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这是体力、脑力与耐力的三重考验。但是,我会做到,也能够做到。因为我知道,这就是与知识搏击的一年。无论是背诵、练习抑或测试,都是与知识碰撞交流的手段。在一次又一次的搏击中,我会熟悉它的面貌,掌握它的规律,了解它的实质。而这,正是高三的目的所在。
博,意味着这是与自我搏击的一年。
不知是谁曾说:人最大的缺点在于懒惰。懒惰,似乎是人本性的一部分,而想要实现理想,我就必须努力克制它。高强度的学习,使我每一天都在与自我的惰性搏斗:我在早晨的刺目灯光下醒来与睡意做搏斗;充分利用边角余料的时间时与懒散做搏斗;碰到难题迎难而上时与畏难情绪做搏斗。高三这一年,不仅仅是增长知识的一年,也是锻炼我的毅力与自制力,为我的未来积累宝贵财富的一年。所以,老师们才会说: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相信,经历了高三的我会更加成熟、更加坚韧,这也正是高三的意义所在。
博,意味着这是生命搏动的一年。
高三,是青少年迈向成人的一年。十七岁的我,在青春少年的最后一段时间,用奋斗与拼搏书写人生的轨迹,用汗水浇灌理想的种子。这一年,是不计后果、纯粹付出的一年;这一年,是心无旁骛、执着奋斗的一年;这一年,是展现风采、生命搏动的一年。有人说:奋斗过的青春不后悔。因此,在高三——我青春的最后一年,我要尽情挥洒汗水,用拼搏来填满青春。我想,这正是高三的精彩所在。
高三这一年,我要以搏为主题,酣畅淋漓,放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