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自然的节奏】
来到老家没有急着见爷爷,却跑到了水渠边的南瓜藤旁,寻到一个南瓜,连着藤抓了起来。随着一阵短促的小跑,爷爷来了,指着我叫道:“不许碰它”。听爷爷一讲,我才知道刚长出来的瓜是碰不得的,你要是一碰它,那瓜就受了惊,不再长大了,最后还会死掉。
看着斜躺在地上的小南瓜,“佝偻”着身子,仿佛明早它就会焉了一样,我看着有些内疚。
乡下大都不种花,有也只是篱笆上的槿柳树花或是沟渠边吮吸着晨露开放的野牵牛花。唯独塘边总有几丛美人蕉,也不知谁有这样的雅兴种的,但也没见人去给它浇水过,美人蕉就这么长着,每年都按时开放,长得很旺。大自然的魅力让我很是感叹。
在城市里我们都习惯了工作的节奏,周一至周五,小孩学习,大人上班,只有周末大家才能得以休息。可大自然的节奏却是七月流火,八月剥枣,九月授衣,十月获稻,清明,谷雨,小大寒。这次我回老家正是7月30插地上香的日子。据说这天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地藏菩萨从来不睁眼,只有这天家家户户燃烛插香,才把眼睁开了,保佑人一年平安。
我们到老家正值晚餐时分,有不少人家已经吃过了晚饭到屋门前拿来塑料板或是可乐罐插上蜡烛点起来。我吃好晚饭,奶奶取出四只已经被烧成红褐色的平整的煤蜂饼插上六对蜡烛燃了起来,又取出几扎香,剥开上面的红封套,露出深黄色的香头来。点这种一捆捆的香也是有讲究的,每支都得点着,如果漏下一支香火不旺,就觉得不够好了。刚点燃的香,火很旺,这就需要把香往地上匀匀地铺开来收收火,这样的香就能烧很长时间,而且顶上还有一个红红亮亮的碳头。
这次回到老家,也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风俗习惯,算是一次收获。也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风采。
【篇二:清明踏春】
清明节那天,艳阳高照。我和爸爸妈妈等亲人们坐着汽车去了老家,一路颠簸,我们来到了村子里。吃过午饭后,大家顶着太阳来到了山下。
我在山下仰望着高高的山顶,山上一片翠绿,几乎每寸土地都被青草遮盖得严严实实,草有的突出,有的凹进,风一吹,像浪花翻动的绿海。开始爬山了,我和妹妹跑在最前头,大人慢腾腾地跟在后面。山路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容易行走,万绿丛中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越爬越陡峭,到半山腰时,小路两旁尽是二三十米深的深渊,我看着,腿都直打抖。
大家来到太太爷爷墓前,烧黄钱纸,添黄土,燃烛香,放鞭炮,倒水酒,双手和一祭拜三下,嘴里还念念有词;一切做完后,又赶往另一座高山,那座山上长眠着我的奶奶。
这座山更挺拔更秀气,上山的路也更平坦些。山上的油菜花虽少,但也一丛接着一丛,伯伯们去拔野菜了,留下爸爸照顾我和妹妹。我俩穿梭在田坎边的竹林里玩耍,一会儿摆弄着一株株嫩竹笋;一会儿挑逗着一只只趴在竹子上的蜗牛;一会儿肆无忌惮采摘着一朵朵野花小草;玩了一阵,觉得很无趣,便起身朝小水沟走去。跑过几个田埂,来到小水沟边,我们顿时兴奋极了——水沟左侧拴着一只小水牛!我与妹妹来劲了,用力拔了一方田上的枯树苗,再使劲地抛在牛身上,牛左闪右躲,我们便不停地变换阵形,向它进攻,玩得可带劲了。不过,这样可不好,千万别学我哦!
我和妹妹在这里磨叽了半天,亲人们终于三三两两来了,又一次爬上了山,在给先人们扫墓前,我和哥哥妹妹都不安分,在前方的草地上用树枝追追打打,从几米高的陡坡来回跳下爬上,弄得“脸红脖子粗”。
来到奶奶墓前,大人们都说:“到这儿了,这三痞猴子,还敢闹?”果然,在奶奶墓前,我们乖巧极了,为奶奶插香烧纸。注视着奶奶的墓,我心里默念着:“奶奶,您在天堂还好吗?您不用担心这边的家人,我们生活得很好,很幸福……”那时,我心里有许多话想对奶奶说,不知为何,似乎被塞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眼泪浅浅聚集中,在我的眼眶中情不自禁打转,缕缕青烟萦绕,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奶奶慈祥的面容……
【篇三:扫墓有感】
明天是清明节,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改为今天扫墓。扫墓的过程很有意义,不禁让我触发了一些感想。
一大早,我们赶紧起床,我们马上吃了早餐便驱车赶往我的家乡——谢岗,准备了些用来祭祖的食物与用来烧香的东西,于是我们挑着东西上路了。我们要扫两个墓。来到第一个墓,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锄头取了下来,接着奋力向附近的杂草砸去。我们很聪明,没有浪费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把锄下来的杂草当扫把用。接着我们自己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插香的插香,除草的除草,这花了我们不少时间。山里蚊虫又多,这让我们感到压力更大了。好不容易把这最麻烦的步骤弄好了,然后我们祭拜祖先,最后是烧纸钱以及爆竹。同样,第二个墓也是这些步骤,但是第二个更大,所以时间也就越长。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我们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然后便回到爷爷家了。
在整个过程中,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步骤是扫墓这个过程,我们大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个项目,这是对我们祖先的一种尊重,尽管这只是一种习俗。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祖先到底是谁,但是我觉得扫墓这件事情不累,因为我们值得去缅怀他们,这不仅仅出于习俗这一方面,是他繁殖了我们,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因此,我觉得我们理应抱着感激的心态去祭祖,这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去感激他人。
还有一个方面,我认为扫墓也是一种教会我们敬畏生命的行动,哪怕我们祖先身份并不那么高贵,但是我们对于生命的愿望是一样的。还记得一四年马航事件吗,出于拯救生命以我们国家为首的很多国家伸出了援手,付出了很多钱财与人力,可见他们为了拯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既然他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们就不行。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去敬畏生命,这点很重要。所以,我觉得清明不要待在家里,扫墓也能让你增长见识。
清明是一个扫墓的时节,不止是这样,清明也是能够让你增长知识的时节,通过扫墓,你将会受益无穷。
【篇四:爬山的启示】
上个暑假,我和小阿姨一起去爬同山。在那里,我真正深刻体会到了一个道理。
刚开始爬时,我精力充沛,一路小跑着上山,“心怡,慢点!”而阿姨却在后面喊着。我不但不听,反而加快了步子,想让周围的人都见证我的体力。不过一会,阿姨就被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但渐渐地,我的体力开始折扣,汗水也冒了出来。我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爬。当我爬完一大半山程时,体力全部跟我说拜拜了,衣服上全是汗水,额头也在发烫,气更是喘个不停。当我打算返回时,突然看见了这样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一位拖着病腿的残疾人一步步慢慢地爬着,他眉头紧皱,喘着粗气,更是大汗淋淋,他一手紧紧握着登山杖,一手抱着大腿,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我心想:“一位残疾人都能坚持上山,我为什么不能?”于是我顿感精神,一大步一大步向山顶出发,这时,小阿姨也赶了上来,我们顺利地爬到了山顶。山顶是个能插香的寺庙,在那里,我看到了远处高大华丽的城楼和美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在寺庙旁大口喝水的那个残疾叔叔,是的,拖着病腿的他也爬上了山顶!
鸟瞰着下面的风景,我不禁想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啊,世上根本就没有难事,只要你有心去做并坚持不懈,任何事都能迎刃而解。同学们,你们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