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清平乐村居改写成短文】
那是一个春日的下午,微风习习,带来了些许花香。太阳那暖暖的光芒洒遍大地,让人很舒服。
沿着小溪边,我走过一个山坡,走过一片树木。忽然,我的眼前忽地出现了一间茅草。乍看之下实在简陋破旧:土的墙,木的门,连窗房上的纸也是破的。到了屋前,却又是一番景象:院前的芭蕉,长得正好,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特别清新舒服。一阵微风拂过,那大大的叶片便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你听,那茅草屋中传来的阵阵笑声是什么?哦,原来是两位老人用略带醉意的吴地方言在互相取乐呢!你瞧,那位老翁面色红润,眼睛成了两座拱桥,双手起劲地拍着大腿,大概是被自己逗乐了吧!老妇也是如此,同老翁一起开心地笑着,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甜甜的。
大儿子是主要劳动力,在溪边的豆田里锄豆子,本来已经是汗流满面了,可是他一听到两位老人的笑声,就来劲了,做儿子的有的是力气,让父母放心,安心,再苦再累也值了!
二儿子正坐在门前做鸡笼子,这可是件技术活,没什么耐心的人可是做不好这件事,二儿子就是这样的人。他专心地做着,时不时看看溪边劳动的大哥:大哥是个好榜样,我要向他学习呢!
最讨人喜爱的还是憨态可掬的小儿子。他躺在溪边剥着莲蓬,吃得正带劲!你看,他先把莲蓬里拿出一个莲子,剥了皮,向空中一扔,再嘻嘻哈哈笑起来,有几次还扔到了自己的头上呢!小鱼在溪边游来游去,蜻蜓在他的头上飞来飞去……
这恬静的景色,这融洽幸福的生活,怎能不让人心生向往呢!
【篇二:岁月是一个谜】
曾有人说:“我们用一只眼睛看清现实,却用另一只眼睛勇敢飞跃接近梦想。”用孩子的羽翼抵抗现实的捕捉,即使我们终将坠落,即使我们会在天真里同归于尽,至少我们曾经相信,曾经勇敢。——题记
回首-俯拾
跨过十二个春夏秋冬,聆听了四季的歌唱,将迎来平凡而繁华的下一个四季之歌。我忘记了一切,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停下,站在十字路口,回首望着记忆的背影,渐渐远去。
在所有的生逢灿烂的日子里,阳光译写着每一份美好。童年里,我和谁捉过迷藏,不记得了。泛黄的日记本中,依稀浮现出当年那一张张明媚的笑脸。曾几何时,我还天天在楼下等你,期待着那张浅浅微笑的面容;曾几何时,我们一起吃着零食,坐在双杠上望着操场上的人们;在那些春光潋滟的日子里,我们放肆的笑。
流年似水,白驹过隙。从童年到了花样年华,上初中了,这时的我一天天长大,我也明白不会再有因玩具被抢而伤心的时光。我也明白那样的美好已经遗失了。
年华-那时
进入初中了,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渐渐由陌生变为熟悉,渐渐由适应变成习惯。也从这时,我变成了路痴,经常一个人游荡,永远觉得下一站是我的目的地。耳朵里的音乐发出金属的摩擦,它淹没了闹市的喧哗。每当戴上耳机,我就不再害怕,所有的一切抛之脑后,这些鲜活的人们就如无声电影一样。一幕一幕机械地放映,我如一个过客无声地观察这繁市的一切。
来回徘徊于两点一线的我,记录下了这繁市的喧闹情节,记录下这城市,记录下这城市在雨水滋养下不断成长的樟树。当没入汹涌的人海时那一秒定格,我如同一滴水融于无边无际的大海,注视着川流不息的人群。
我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梦,为那个梦拼搏着,为了那个梦,每个人都会变得认真,坚强起来,我决定奋发了。
就这样,我踏上了莘莘学子的必经之路,即使山雨欲来吾寒窗房,我也屹然不动。追梦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待到分数灿烂时,同我们一路走来的人“终在丛中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蔓延,我依旧笑如春风。
为了梦想,我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