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静心的美好】
“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正如冰心所言,心中的灯只有在静中才可以真正光明。
静是内心沉稳,不会遇事则慌;静是一种万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流,是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格局。在困难中冷静思考是静,在喧闹不已的环境中,仍能用心做事,这更是静。
静可以使我们面对困难绝境,做出正确的抉择,做到真正的“逆风翻盘”。前有诸葛亮面对几十万大军始终冷静,妙用“空城计”唬退了司马大军,保下性命和城池;后有特斯拉创始人,艾龙·马克斯在几乎破产时,仍旧保持清晰的大脑,分析火箭的失败原因,最终使特斯拉死而复生,并做到新能源界的龙头老大。由此可知,静可以使我们有清晰的头脑,转危为安,创造生路。
静也可以改变我们的格局,使我们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前有王维半官半隐,不重名声,潜藏在深山中过逍遥快活的生活,他不仅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优美作品,更在人生格局上实现了大提升。后有毛泽东在闹市中静心看书沉淀自我,陶冶情操,最终成了一代诗人和一代伟大的革命家。由此可知,静可以升华我们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在人生路上拥有更开阔的视野。
静可以使人沉淀自我,进入心流,做事更加高效。前有股神巴菲特随身带书,有空就读,使自己可以快速进入心流沉醉自我,最终成就了年利率20%的高收益。后有夏承焘一有空就沉浸入诗词世界内钻研,使他成为一代诗词大师,并拓展了词学研究的疆域。静可以使我们用好时间碎片,让生活更充实。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生活中学会静,在生活中感受静的美好。
【篇二:碎片化的阅读】
自从现代化手机的普及,我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总是会带有负作用。而它,就是科技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
现在我们无论在地铁上,公交汽车上,或者是马路上等等,都能看到几乎所有人手上都有着一部手机或一本电子书,而我们又是也不例外,加入了“低头族”的一员之中。我们拿出手机,聊微信,刷微博,看新闻……可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短而又浅显的。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所发的微信,看的微博,刷的微博,无一例外的都是短短的几分钟。这造就了我们与文字只有一会会的短短接触,并没有与文字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碎片化的阅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已经有研究表明,这种碎片阅读,其实不仅起不读的获取信息,最大化的提取信息的目的,反而会影响专注度、削弱记忆力。我认为,碎片阅读是可以有方法让它变成好的阅读方法的。只要不长期把它当成首要阅读方式,这种方法还是可行的。
那么,如何进行“非碎片化阅读”呢?其实方法很简单,比如订好一个大致的阅读方向,订好书籍,在自己饭后,工作休息时或是睡前固定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尽量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全神贯注,进入书本内部的世界。你会发现,读书是一种很大的乐趣,值得你去圈划,值得你去花费时间,更值得你去用心与书交谈。
我现在便是这样,别把我想成那种自恋的人!我现在每天晚上都会有固定的阅读时间,这种习惯是多亏我妈妈从我小学时培养起来的。书籍一般会由我和妈妈共同挑选,一般我看的都是小说。所有,每天我都期待着晚上的到来。其实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想睡觉。
最后,我希望人们都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在固定时间阅读中穿插碎片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合理分配碎片阅读的时间占比。通过阅读,通过工作中的实践,还有随时随地的思考,你可能渐渐找到一两个值得自己长期探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你的阅读会越来越结构化,你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篇三:难忘母校】
母校,是给予我们知识的地方,母校,我一直和你待了六年时间,一眨眼六年功夫就过去了,而这意味着小学生活结束了,我们要离开了!
刚到学校里,我对这个陌生的环境一点也不熟悉,刚到刚到班里的时候也一个朋友不认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我结交了许多朋友,对这个陌生的地方也越来越熟悉,谁知时间过的太快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很快就过去了。
我还记得刚刚走进校门时先映入眼帘的是我们学校的主干道,主干道旁边有花坛有松树,这条路走着走着就到了会议室,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大操场,而且还有三个教学楼。
回想起点点滴滴,真开心,以前在校园里的时候就和朋友们一起玩一起笑。可如今就要离开了,这让我难过起来,我舍不得离开:朋友,母校,老师。忘不了,我那敬爱的老师,忘不了老师您对我的教诲;更忘不了那慈祥的目光。老师您为了我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汗。老师,你是我最敬佩的老师。
快要毕业了,我永远也忘不了我那亲爱的母校,我最好的朋友,校园就像一位温暖慈爱的母亲,用甜美的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在小学六年级中,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力拼搏,我们曾在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岁月。
忘不了与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忘不了我结识的的朋友,母校给我们的回忆是温馨美好的,虽然要离开了,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在这里的温馨和快乐时刻!
母校,老师,朋友,我会永远的把你们记在心里,我永远的不会忘记你们!
【篇四:感谢你的陪伴】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陪伴”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爸爸妈妈陪伴着我成长,老师和同学陪伴着我学习……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一次,邻居着的大姐姐陪伴着我,度过的那段短暂时光……
记得那一次,是在幼儿园大班暑假里的一天下午,爸爸妈妈要出去办事,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可是爸爸妈妈刚出门,楼下便传来了小伙伴们叫我下去玩的声音。面对这种“呼唤”,我哪能忍得住!结果,代价就是,疯玩了一个下午之后回家时才发现:钥匙没带!怎么办?怎么办?这下可好,我算是彻底被“锁”在门外了。于是我只好独自一人坐在小区里的长椅上,等爸爸妈妈回家“解救”我。可是,左等右等,小区门口却连个人影都没有。我开始有点害怕了。虽然我一遍遍暗暗对自己说:“没事儿,老爸老妈肯定很快就回来了。”但是,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不断地向我袭来。太阳一点儿、一点儿地向西沉付出,而我的心也跟太阳一样一点一点沉了下去。我心里凉飕飕的,每看到小区大门边走过一个人,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紧了一下:是爸爸妈妈!可当发现认错人了之后,心又坠到了谷底。心中的安全感一点一点地被恐惧和紧张所替代。终于,我快要崩溃了,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怎么了?”一声关切的问侯,打断了我的哭声。我抬起头,是邻居家的大姐姐。此时,她就站在我面前,弯下腰,微笑地看着我。我一边擦泪水一边抽抽嗒嗒地说:“我,我出门没,没带钥匙,进不了门,爸爸妈妈又没回家,我,我好害怕……”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大姐姐笑了笑,坐在我身边,轻柔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回响:“别怕,我陪着你。”
“我陪着你”,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让我的心中泛起了一股暖流。这股暖流顺着我的心流遍全身,突然间,仿佛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那些恐惧感竟然全都消失了。大姐姐拉着我的手,给我讲故事,讲她在学校里经历的事情。渐渐地,原来心中那冰冷的感觉全都不见了,我终于战胜了恐惧。不一会儿,我们俩还聊了起来。原来漫长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天快要黑了,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把我接回了家。
事隔多年,我们搬家了,一切都变了。但是,那一次大姐姐的陪伴和她的那一句“我陪着你”却使我记忆犹新。如果有机会,我多么想对她说一句:“谢谢你陪我度过了这段时光,是你给了我勇气,感谢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