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与自己对话】
我的眼睛曾透过水去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我的身体曾隔着雾去感受世界,世界也曾如迷雾般朦胧、茫然。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竟觉着太阳也那么难以琢磨。转身低头,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着清晰的轮廓,那么真实。
世间万物,有值得你静下心认真去欣赏的,也有令你讨厌不愿涉足的。我们总是在批判着他人的好坏对错,为何不想想自己呢?如果心窗布满了尘渍,我们的心灵被尘封,眼睛就会昏花,产生错觉,美好的事物也会被玷污。
千年前,断头台上,嵇康一身傲骨作下一曲《广陵散》。千年后,昔人已逝。沙漠上的狂风刮过古堡的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那豪情壮志,人们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的古乐的旋律。嵇康的死是个悲剧,可也是他自己造就了这个悲剧。他有才,所以狂妄无礼,对好友山涛善意的引荐怒发冲冠,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失去了挚友,更逞了淋漓之快意。他潇洒,所以轻肆直言,惊翻了司马昭手中的杯,惹来了杀身之祸,他被自己的才能所蒙蔽,一意孤行,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辱骂着那个时代,都没想过改变自己,像陶渊明那般洒脱自在,空留一番凌云壮志任后人唏嘘感叹。如果上天让他重新活一次,他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吧!
成功的人有着一颗宽容的心,容纳得了别人的错误,看得清自己,我们应当擦亮自己的心窗,以真切的心灵感悟世界。
时间拉回到光辉灿烂的大唐盛世,李世民正襟危坐于朝堂之上,广纳谏言,长安城一片车水马龙,何其富贵繁华。强大的大唐帝国屹立于亚洲东方,不得不说,没有李世民的开明统治便没有这般繁荣昌盛,为何李世民可以做的到呢?他曾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看得见自己的缺点,听得进别人的劝谏,所以,他成功了。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中,他,是浓墨最重彩的一笔。
天地何其大,与其隔着纱透着雾地感知世界,不如去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进行自我积淀,然后痛快淋漓地向浅薄的自己,虚伪的自己以及卑劣的自己告别。怀揣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去面对世界。这世界自然变得完美无瑕,令人向往。
【篇二:让我感动的诗——《将进酒》】
中国是诗的国度,凡华夏之脉,炎黄子孙,无不在思想文化层面受其永恒光辉之照耀。
而唐代就是盛诗的朝代。在那个时代,涌现出多少闻名于世的诗人呀!李白便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位。
李白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将进酒》便是名篇中的绚丽一篇。《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饶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诗中表达的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都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了出色的艺术成就。
《将进酒》一文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李白所高唱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非如某些人所指的肖极乐观主义精神态度,相反,李白是在鼓吹人应积极把握现实人生,努力创造自我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句凸显了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大唐帝国的文化心理,是华夏子孙的民族性格。而这种自信和狂傲的处世态度也是李白极具个性的一面。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杯又一杯,至“与君歌一典,请君为侧耳听。”李白醉矣!醉酒吐真言,李白说出了真话,说出了心里话。他一方面蔑视贪官们庸俗,只顾享乐;一方面是对自己没能实现抱负的感叹。“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曹植的遭遇与李白大多相同,都有一身才华和抱负,可又无法实现,但诗人在感叹之余又表现了自身的洒脱。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这种精神品质,激励着无数人为之奋斗不息。相信自己吧!把握现实、把握人生,创造人生美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