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丢书作战”无不妥】
近日,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上掀起了一股“丢书大作战”的热潮。对此,网友们众说纷纭。而在我看来,此次活动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首先,就这项活动本身而言,未曾带有任何利益性质。发起者无偿地将图书投放至地中,不向拾书阅读者收取任何费用,不会对阅读者造成任何损失。对于活动山寨国外这一说法,我想说的是,进步源于学习。倘若活动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山寨了他人,又何妨呢?
其次,对于此次活动的发起者而言。这次活动为其搏得了眼球,赢得了赞许,也积攒了足够高的人气。对于其后期的图书销售,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也为发起者自身树立了良好的正面形象,成为了知识的传播者,公益的践行者,可谓名利双收。
再次,于拾书者而言,这种免费阅读的机会更是难能可贵的。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疲惫不堪心力交瘁。每天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整日浑浑噩噩。读书,是滋补灵魂,慰藉心灵的良药。平日里,人们疏于读书的原因有三: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想看的书太贵,三是电子产品对传统书籍的巨大冲击。而此次活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拾书者可以在上下班路上或旅途上,放下手机,阅读书籍愉悦身心。让奔波劳累的自己,享受久违的小憩。
最后,于这项活动所起的积极影响而言。往小了说,能够使那些读书者从书中学到各种知识,拓宽其视野,提高写作技巧,获得各种人生感悟,净化其浮躁的心灵。往大了说,就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培养了良好的读书风气,让社会徜徉于书海,让书香浸满城市的大街小巷。让书籍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将书籍与人的理念在社会贯彻落实。
倘若这样的活动能遍及全国,那么,阅读将成为人们的一种身活习惯。人们的素养,精神都将得到质的提升。到那时,又有谁会乱扔书籍呢?当人们的素质发生质的改变,交通拥堵也是不复存在的现象。整个国家的形象也随之提升。我国文明大国的形象也将深入人心。
这样一项多方共赢,影响积极,意义深刻的公益活动,有何不妥呢?
【篇二:传承雷锋精神】
3月5日是第54个“学雷锋日”,我们太仓日报的小记者将在中心广场参加了2017文明太仓市民大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广场活动。
由报社大记者们带队参加了此次活动,我哼着小曲,踏着愉快的步伐,跟着报社的大记者们到了中心广场,我们到时,那里已经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据我所知此次活动共有五十多个单位和志愿组织摆摊设点,有免费手机贴膜送宽带、免费医疗咨询、免费修理小家电、边检官兵和法院等志愿者积极普及、还有我熟悉的“归庄阿姨”现场理发。与往常小记者活动一样,我不慌不忙、认真地采访了几个志愿者后,忽然发现了一位爷爷,他正坐在自己的三轮车上为大家服务磨钥匙,脸上时刻保持着亲切的笑容,眼睛里充满了喜悦,我忙走上前去采访:“爷爷好,您是怎么想到牺牲自己的周末,来这里做志愿者的呢?”“小记者好,今天是学雷锋日,我们要弘扬雷锋精神嘛。”爷爷边回话边忙着手里的活。这时另外一位志愿者心存感激:“小朋友,这位是姚师傅,虽然他的腿脚不方便,但是坚持开他的坐骑来到广场为大家免费服务。”姚爷爷听后神采奕奕对我说:“我是位残疾人,平日一直得到社会帮助,今天正好有机会回报社会,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听了这些话,我对姚爷爷的这种高尚品格肃然起敬,迅速伸出大拇指,为姚爷爷点赞!
拜别了姚爷爷,我们来到练习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的地方,这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我们这群小记者们。只见志愿者将人上身的模型安置在地上,边给大家认真的讲解,边示范如何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等。大家都专注地聆听着。好奇心让我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跃跃欲试想亲身体验一下,工作人员二话不说便同意了。
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都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广大市民普及知识,消防志愿者教大家如何使用灭火器、银行志愿者教大家如何识别真假币,破损的人民币能兑换多少钱等等。此次活动文明办还表彰了全市几十家爱心驿站捐赠并授牌。让大家了解爱心驿站可以免费提供休息、茶水、微波炉、急救包等。
这次活动令我深有感触,让我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活雷锋,他们跟雷锋一样无私奉献,不只是今日,平日里更是不知疲倦的为人民服务。我一定要接过雷锋的枪,发扬雷锋精神,为社会,为大家多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