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毕竟走过】
岁月如流,年华似火,曾经走过的道路,终化作一丝散不去的云烟;落花蹁跹,衰草盘桓,一路的荆棘泪水,终化为一缕暮春之魂。
——题记
风起苍穹,蝉声吟吟;云过天岚,烟水濛濛。夏至已过,小暑将至,节气总是趁人不备时,悄然徙转。那流淌着走过的岁月年华,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辗转成册……
小学,缓慢而又飞速地飘然而过。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六年的欢愉与岑寂,心里的氤氲湿气已经逐渐弥漫。梦中回忆过往,是无数亲切温暖的幻影,是声声柔和婉转的呢喃,是窗外飘忽不定的樟木。只是时光无情,我还来不及享受这份闲暇美好,便已逝去。
立春,第一朵探春花巧笑嫣然,绽放于枝头;和着幽幽淡淡的春雪,梅花翩然起舞。懵懂无知的我们,都在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中,孕育成长。
秋分,凉风惊醒明月,红叶染透青山,桂花飘香于世。红蜻蜓点过南湖北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相遇一刻,铭记一生。
冬至,冰心透彻的雪花,飘然降世。垂柳无色,百花沉睡,蚊虫不见了踪影。一夜之间,满窗的冰花,像是白胡子老爷爷送给大家的圣诞礼物一般,神奇的不可思议。一切的一切,都在为来年的夏日蕴藏生机。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姗姗来迟的夏至,万物生长,叶丛葳蕤,清澈而又浓烈的阳光骄纵地倾泻在水面,轻漾的水纹,轻抚着躁动不安的心弦,任谁都为之疯狂。夜晚,月色忧伤,夏虫沉默,悠悠的丁香,结束了我们长时间的的羁绊。
原本以为时间会慢慢走过,可是六年过去,从相遇的第一刻到别离的那一刹,种种画面支离破碎的拼凑在一块儿放映时,我才真正知晓,千年如一日,六年,不过是弹指一瞬间罢了。而我所见过的任何山川河流,都不及如此岁月的明净淡泊。
毕竟我走过,与你们一起,用水墨泼洒着一轴无边的温婉画卷。
【篇二:莲之美】
“美”的解释有两种:众所周知,一种是外在美,而另一种则是发自内心的美。就如莲花般清新洁净;像梅花般傲立寒冬;似百合般清纯高雅……在这些花中,我只独爱莲花。
它天然无浊,尽管没有牡丹的富贵,文竹的淡雅,菊花的灿烂,樱花的烂漫;也没有蔷薇的娇贵,青松的挺拔,但是它天性纯洁,比所有的植物都美得多。
六月,漫步在家乡的池塘边,一朵朵莲花随波荡漾。莲花生活在污泥中,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蜻蜓点过水中,水面泛起涟漪,那花儿抖了抖身子,一眼望去,忽隐忽现,或白或粉的莲花好似出水芙蓉般的仙女,令人赏心悦目。叫人怎能不停下脚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
不光是我,古代许多文人墨客也甚爱莲花。唐代的王昌龄,写人花难辨,花人同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陆龟蒙的《白莲》,写那不做任何修饰的白莲,悄悄开,默默落,品格高洁,像是隐君子。宋代的周敦颐更是喜爱莲花,写词《爱莲说》,写出了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香气清幽,喜爱的人很少。这首词,既突出了莲的高洁品质,有表达出周敦颐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
在现代社会中,也许也隐藏了像莲花一样默默奉献,却不求回报的人,但真的太少太少。也他相反的就是贪图名利,把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和逃避现实,胆小懦弱的人,这些人都使整个世界变得混浊。
而我只愿“以莲为镜,做洁净之人”让自己化作一朵莲花,就能从一切烦恼和灰暗中觉悟,从内心真正开出一朵美丽的花。如果我们想获得真正的美,做一个心志高远,品行高洁的人,那就莲花那样,拥有明朗澄澈的心灵,心除杂念。
“美”很容易做到,“莲”就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