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相关作文

【篇一:迷恋的滋味】

华丽的衣衫,精美的妆容,戏曲将盛世之景展现得淋漓精致,绝美无伦。让人为之迷恋,雕梁画栋,满屏珠翠的盛景,不时出现在我的梦中。

在幼时,我便一直受到戏曲的熏陶。我的爷爷是个“戏痴”。无论何时,他的腰间总会挂着一台收音机,闲来无事时,便打开来听两曲,边听着还一边摇头晃脑,口中还时不时的哼上几句。平日里萦绕在我耳边的便都是那宛转悠扬的戏曲,听得多了,便也能即兴哼上几句。

爷爷的戏友中,有个姓黄的大爷,总喜欢拉着孩子们去他家听戏。整日余音绕梁,却不讨孩子们喜欢。他家的电视总是播放着各式各样的戏曲,孩子们一坐不住了,他便开始讲故事,讲着各个名伶的演艺生涯,创造的美妙绝技。他讲昆曲、京剧,讲崔莺莺待月的西厢,讲陈妙常盟誓的秋江,讲李香居染血的桃扇……。黄大爷手中的茶杯折射出神秘的光辉,放佛正在诉说着一个遥远而意味深长的梦境。不知不觉中,戏曲已经在我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不知不觉中播下了青涩的种子。

今年,随着《鬓边不是海棠红》的热播,长眠于心底的那颗种子便又开始萌芽,继而迅速的破土而出,毫无怠倦地扶风而立,开出娇艳的花儿。

我羡慕角儿们精致的妆容,赞叹他们华美的衣裳,也痴迷他们的嗓音,浑厚却又尖细,荡气回肠间又透着含蓄的淡雅。我想:这世上不会有什么比这更好听了吧,它比鸟鸣更加清脆,比雨滴更加空灵,比低音更加厚重,比高音更加活泼。它跳跃着,旋转着,在空着荡漾着。

于是电视机前便又多了一个“小戏痴”,目不转睛的看着戏曲,浅浅的笑着。只是这次我心底仿佛又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不似之前,只为华丽的演出喝彩:我会为一代名伶的陨落而叹息,为一方绝技的失传而悲伤,为一个惊艳舞台而欢笑,为一段绝世佳作而自豪。我为之沉迷的同时又为之叹惋。

剧中姜荣寿的仙人步法失传时,我清楚地记得商细蕊说:“这些绝技都失传了,那以后的人看什么?”这句话放佛一杯凉水,顿时把我对戏曲的一颗火热的心变得黯然失色。我急忙跑去找爷爷,想倾诉心中的惋惜、害怕。害怕那么美的戏曲终有一天会消失。爷爷笑了笑,他似乎是释然的,“人生如戏,戏亦取自人生,戏中的美德、仁、义、忠、孝都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他不紧不慢的说着。我一颗急躁的心这才慢慢的平静了下来。我相信,那迷人的艺术必定会传承、发扬。

为之迷恋,亦为之担忧。喜欢它光鲜亮丽的外表,沉迷于它淳厚优美的内涵。

【篇二:我的同桌】

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我以前的同桌:陈默。我觉得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变脸大侠”,拥有江湖上失传已久的“变脸术”,就让我细细道来。

记得有一次,我听见陈默骂了我一声“笨蛋”,当时我的笔丢了,又听见他骂我,不由得怒火中烧,向他跑去。他一看大事不妙,立刻三十六计走为上。他再前面说跑,我在后面追,追了半天,眼看就要追上了,他立马讨好般对我说:“巩大爷,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敢骂您了!”

我听他这么说,心中的怒火减了一大半,刚想扬长而去。谁料想,我刚想离开时,陈默在我后背上猛拍一记,我的天!这”变脸“也太快了吧,我刚想打他,他却跑得无影无踪了。

什么,还不够,那再听我讲一个吧!

还有一次,一节作文课上,陈默忘带了作文书,向我借一下,我觉得同学有难,该互相帮助,便把作文书借给了他,和他一起伙看。可下一节作文课,我忘带了,向他借一下,他却白了我一眼,一脸不快地说:”没有书就不要看,反正也不会掉块肉!“这句话让我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这就是我的”变脸“同桌陈默,他很会捣蛋,但他很善良、热心,我还是很喜欢他!

【篇三: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地失传,大部分人都认为它们太土了,没有时尚感,实际上它们是中华文明上乃至世界文化的结晶。

这些文化为什么会流失?就是因为大家在不断接受新事物而对旧事物失去激情。戏曲为什么广为流传,因为它不仅演绎了一幕幕古代文化,同时也揭示了未来。而你再看看现在的电视剧,哪一部像戏曲一样富有趣味?

这种文化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也就是说,它值得我们一生去品味。

我们宣扬传承这种精神,因为它那么富有激情,又那么感人。它叙述了一件件故事,而或许就是它,揭开了无数历史谜题。

它们神秘,引来许多爱它的.人,用一生去细细品味里面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快乐与悲伤,欢乐与痛苦。

它不知道改变了几个人,让他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乐观改变痛苦。

如果它失传,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现在所谓的“时尚”,只不过是一小会儿,可是古代的时尚,却是永久的时尚。

【篇四:芜湖铁画】

铁画是芜湖一绝,它的工艺复杂,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捶打才能成型。

铁画的优点是千年不坏,不生虫,不烂也不会生锈,十分坚固。

在铁画的背后有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铁匠叫汤天池,他十分喜欢画画,就想拜一个叫肖尺木的画家为师。可是肖尺木看不起铁匠,说他不干净。汤天池只能在窗外偷看,用树枝在地上画来练习,后来,用铁打出了一幅画,感动了画家。于是肖尺木画出画稿,汤天池用铁打出来,也就出现了用铁做的画。

但在战争时期铁画的制作工艺失传了。后来在一位叫储炎庆铁匠的努力下,把失传了的铁画工艺又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后来又传给了他的女儿储金霞,现在铁画已成为芜湖一绝了。

在老师家就有一幅菊花图,就是储金霞做的,它栩栩如生,坚固无比。上面有三朵菊花,一朵最大的在另外两朵旁边,一朵大些和一朵最小的紧挨在一起,真像一家三口。每一朵菊花的姿态都不同,每一片叶子的茎脉全仔细勾了出来,每片菊花瓣都打造的很完美,像真的菊花一样,在微风中微微摇摆,精致极了!

这幅铁画很有立体感,可以看出打这幅画的铁匠花了精力,下了很多功夫,用了很多时间才打出这幅完美的作品。

我喜欢这幅美丽的菊花图,喜欢芜湖一绝的铁画,希望芜湖铁画能传遍全世界!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