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丑橘不丑】
下午放学,我与妈妈去了水果店。一种包着白色纸袋子的水果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卖水果的阿姨说这是“丑橘”。我突然想起,我曾在书上看到过。它什么样?好吃吗?我特别想见识一下,于是央求妈妈给买了几个。
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地撕开了白色的纸袋子,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呀!真是名副其实的“丑橘”,把它拿在手里,我不禁皱起眉头。只见它比平常的橘子要大一圈,皱皱巴巴的“脸上”布满小坑,摸起来像粗糙的树皮。脐上凹进去一大块,使整件“外衣”更显得松松垮垮的,没有生气。它比我们常见的表面光滑、有光泽的橘子可差远了,更吓人的是它的“头上”鼓起了一个包,简直就像长了瘤子!在奇形怪状的“头上”还竖着一根倔强坚硬的枝子,几片快要掉落的叶子。总之,它真是奇丑界的一颗奇葩。
看着它这么丑的外形,我不禁有点后悔买它回来,它长得这么难看,一定很难吃。当我烦心地剥开它那件松松垮垮的外皮时,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此时,我的唾液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我拿起一小瓣,放在嘴里,慢慢品尝它的味道,真是彻底让我陶醉了。
吃着香甜的丑橘,我不禁想到了其它的橘子,它们外表虽然美丽,但却没有那么美味,丑橘虽然外表丑陋,但味道香甜。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次吃丑橘,也让我明白:看人或物,不能只看外表,而要看内心,只有你的内心高尚,你才是一个真正善良、纯洁的人。吃丑橘,让我明白了许多……
【篇二:百善孝为先】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但我依旧记忆犹新:那高高怂的颧骨,那挂在她身上,破破烂烂,松松垮垮的“布袋”。
那天放学,我像往常一样路上,远远地看到一个把头埋进垃圾桶,背部尽显沧桑的身影。走近一看,是一位老奶奶,一头银丝,满脸皱纹,身上的衣服像麻布袋一样垂下来,松松垮垮……
“奶奶!”我向这她身边,“都这个点了,您不回家吃饭,在这儿干什么?”我指了指手上的表,问她。老奶奶细眯起眼睛使劲看,随后笑了起来。嘿!这一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这垃圾桶不是有几个空水瓶嘛!我捡起来,拿去卖钱,还能买俩包子吃呢!”她的脸上浮现出了骄傲的神情,好像在为自己能想到这个“好主意”而沾沾自喜。我更加不解了:“那您为什么不回家做饭呢?还要在这儿捡空水瓶?”“我天天在流浪,今天在东村,明天在西村,居无定所,哪来的家?”奶奶的回答让我又心酸又心疼,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您的孩子呢?”一提到孩子,奶奶的眼神便充满了喜色:“他们呀!他们老有出息了,都到外地去发展了!嘿嘿!他们可忙了!几年也不回来一次……”奶奶这么笑,倒让我怪难受的:再怎么说也是生你养你的母亲呀!难道就因为自己“有出息了”就不管自己的母亲了吗?他们有把这个母亲放在心上吗?
我把手伸进口袋里,掏出了五元钱,那是今天买早餐剩下的钱,我本来打算用它买根冰棍吃。我轻轻拉起奶奶的手,把这五元钱塞入她手心,说:“奶奶,这钱你拿着,去买点东西吃吧!”当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眼睛时,她却显得有点呆滞,但好一会儿后,奶奶眼中,闪烁着光,我的眼睛也一片朦胧……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芳留百世,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的生活都变得富裕了,可住在福利院的老人却更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难道不值得引起我们的反思吗?这空水瓶时刻告诉着我“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