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奶奶】
世间有很多游戏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奶奶陪儿时的我在雨中戏水的游戏就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世间有许多美食是让人很难忘记的,奶奶做的糍粑糖就是我吃过的最难忘的美食。
奶奶是一个很慈祥的人,每次见到她,总见她脸上挂着慈爱的笑容,让人感到非常温暖。她总是尽己所能地满足我们的要求。记得一个春天的早晨,外面下着雨,我看见满地都是雨水,就莫名的兴奋,吵着要出去玩水,妈妈说:“不行!会生病的。”这时,奶奶会带我避开妈妈,帮我穿上雨鞋,她撑一把大大的雨伞,让我在雨地里疯个够,我找到有积水的地方,使劲踩,那高高溅起的水珠伴着我的欢笑声和尖叫声,撒落一地,那种感觉真的特别美妙。我觉得,雨中戏水比游乐场里的游戏好玩一万倍,回家后当然会受到妈妈的训斥,我和奶奶却偷偷的互扮鬼脸,开心不已!
奶奶已经走了好几年了,跟她相处的片段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了,但我还记得她对我的宠爱,还记得奶奶做得糍粑糖,那是春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记得我五岁那年春节,我们回了老家,一进门,奶奶便笑盈盈地拿出一个小罐子,打开的一瞬间,一股浓香就飘了出来,还带着清清的甜。奶奶用汤匙舀了一勺黑乎乎的东西让我吃,起初我不敢吃,小心地尝了一口,哇噻!入口即化,香浓味美,真是唇齿留香啊。这种味道瞬间让我的味蕾跳起舞来,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吃得满嘴都是黑乎乎的。一不小心,我就把这一小罐的糍粑塘吃完了。奶奶说:“明天再给你做,这是以前做的。”我吵着要帮忙一起做,奶奶笑着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就起来忙活了,先把糍粑糖的原材料:黑芝麻、炒香的豆粉、白糖还有黄沙糖准备好,把石碓、木锤等工具洗干净,并在地上铺好厚厚的塑料布。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奶奶就召集大家到堂屋开始做糍粑糖。大人们拿着木锤你一下我一下的舂着,我也想舂,于是就去抢奶奶手里的木锤,但是,我力气小,也勉强舂一下就摔一跤,惹得大伙儿哈哈大笑。奶奶时不时地从碓里掏一把糖塞进我的嘴里,我边吃边玩闹,弄得满脸都是黑糊糊的糖,看着我滑稽的样子,大家都笑成一团,我还跟着傻乐着,奶奶更是乐开了花。
虽然奶奶离开了我,但是,我时常会梦见她。唇齿间也还留着奶奶做的糍粑糖的香甜……
【篇二:美丽的东湖】
今天,我们去东湖秋游。我们走出校门,来到大马路上,缕缕清风吹来,这种感觉真的好惬意、好凉爽!
走着走着,进了一个桥洞,我兴奋地大喊:“哇!山洞探险呀!”穿过桥洞,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满头大汗。同学们晒得像烧烤的绵羊。
到了目的地,我们看见了一件古代的东西——石碓。老师说,石碓是用来舂米的。整个架子都是用木头做的,难道不会散架吗?呵呵,当然不会,因为造得非常坚固。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很落后,所以就利用杠杆原理做了一个石碓,用来舂米。
再看看另一个地方的石狮子,做工十分逼真。右边是狮子爸爸,左边是狮子妈妈。狮子爸爸手里捧着一个绣球。上面有绿色的叶子,下面有一串串红红的丝线。狮子妈妈怀里抱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小狮子的脚上也有一个绣球,虽然小了许多,但还是能看得清楚。我把手放在狮子的嘴里,说:“啊呀,狮子咬我手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就是东湖,一个美丽的东湖,一个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东湖。
【篇三:劳动最光荣】
星期三早上,我们一群小记者登上大巴车直奔位于马站小学的“少年科技馆”。
简短的开营仪式后,辅导员老师和小导游带我们来到数字化农植园,小导游告诉我们,园内目前栽培了蔬菜、水果、多肉植物等十个品种近万株植物。一进门是沙漠绿洲区,有仙人掌、仙人球还有翡翠珠,一串一串的,美丽极啦!还有一棵棵大火龙果树、香蕉树……立体栽种区有草莓墙、花墙,墙壁上满是红的绿的草莓以及各色鲜花;蔬菜区是五层的铁架,栽种着白菜、青菜、辣椒、芹菜等蔬菜,虽然都还小,但是它们都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辅导员老师告诉我们,农植园运用了雾培技术、塔式栽培、管道式栽培等新科技。
下午,我们到了笔记花园,那里的景色还是我头一回见呢!我们走在二十四节气廊下,感受到了节气与劳动的结合。在“一渠水”,我们体验了用戽斗灌溉的艰辛以及合作的重要。“忆农”区有一些传统的农具如石碾子、石磨、木推车、石槽、石盆、石碓、木碓……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有的用石碾子、石磨磨面,有的用石碓、木碓舂米,还有的推着小推车活动……一个个兴致勃勃。没有机械化的过去,劳动人民就是用这些简单的农具进行劳动的。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劳的同时,我也感悟到他们的勤劳智慧。
在种植体验区,我们体验的是“种花生”。老师带领我们挖地、耙地、开沟、播种、起垄……播种的时候,杨老师说:“开沟也要掌握好深浅,太深了,花生就长不出来,太浅了容易干旱,出了苗也容易晒死。”哦,这也是有科学道理的。我们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我不由想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述的情景。
快乐而又劳累的春令营结束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