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人生之路,正如我们穿衣服扣扣子,一步错,步步错。
哈伯特曾说,“对于一艘盲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人生,如诗,如画,也如风。要想成功到达彼岸,就不要偏航,逆风而上。人生,也如哆啦A梦的时光机,能将你带向繁花似锦的未来,也能带你陷入无限深渊的末日。因此,人生路上需走好最初的第一步,第一步走好了,那便是你的“未来”;第一步没走好,那将是你的“末日”。
在华盛顿小的时候,他砍掉了他父亲无比喜爱的一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是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华盛顿明白自己闯了祸,仅犹豫了片刻,便和盘托出。华盛顿的话音刚落,他父亲满脸的怒气顿时烟消云散,并称赞华盛顿“诚实的行为胜过一千棵樱桃树的价值”。“诚实”也成了这位美国国父为人的写照。也因此为他赢得了“未来”。而德国阿道夫·希特勒在小的时候,因为与父亲的一次冲突,而导致他思想观念的错误,从此让他荒废了学业,心中埋下了一个“恶果”,最终成为了一个日耳曼民族主义和纳粹党的总裁。最后,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祸国殃民,也因此让他走向了“末路”。
倘若我们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并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那我们必定会像哥伦布那样,在绝望或是生命的最后关头得到上帝的垂青;也会像19世纪,法国作家儒勒·凡的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星期五》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第十六次投稿才被接受,他一直坚守着最初的梦想不放弃,最终功成名就;也会像居里夫人、贝多芬不管困难有多大也从不迷失方向,最终被人们所称赞。
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二:童年读后感】
在磨练中成长
云漫漫,风骚骚,人间路呀,迢迢!
——题记
“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底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著名的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描写的生活正如这样晦暗,他们盼望着明晰的生活,正如朱自清的《光明》中所说的:“光明要自己去创造。”
主人公阿廖沙面对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唯有善良乐观的外祖母与他相依为命。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步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我们同样需要在磨练中成长。周六,班级组织了一次别有意义的亲子拓展活动,同学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接受坚强的熏陶。同学们在背摔中感受同伴的信任,在八米高空上跨越人生的障碍,在齐心协力中携手共进,在一路盲行中体会父母的爱。
仰望断桥,大家的脚步不免禁有些踌躇,但勇敢的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满怀信心地去抢先体验断桥上居高临下、惊心动魄的感受。在断桥上,有大步向前的英姿飒爽的姿态,亦有踯躅不前的小心翼翼的身影。有同学潸然泪下,但亲切的许老师那鼓励的眼神与话语,犹如那无边的黑暗里熠耀着的一道明亮的灯光,给予了大家无穷的力量。这力量使我们鼓足勇气,奋力地跨到断桥的另一端,抛弃的是胆怯和泪水,收获的是信心和欢乐。蓝天下,柱子旁倚着成功后的我们。此刻,每个人的心犹如小鸟般轻松。周围连绵起伏的群山、高大碧绿的树木、滔滔的流水,仿佛都凝视着我们,讲述着人生的哲理。
迢迢人生路,延绵无尽头,只有在磨练中不断成长,才会留给人生一道不悔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