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的生活】
想一想,现在的我们是怎样度过一天的?
清晨,被父母拖起来,整理妥当,前往学校。坐地铁,乘车的学生背背英语,走路的学生想想语文。上课时认真听讲,偶尔开开小差,下课时写会儿作业,和同学们打闹。放学后回家写作业,或许还玩会儿王者荣耀。9点之后被父母逼着上床睡觉,等待新的一天。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看书不再看纸质书,而是钟情于电子书;买东西不再去商场,而是在淘宝、京东上随手一点;聊天不再面对面,而是在微信、QQ上发表言论。所以,看书不再从头至尾一下子看完,买东西不再罗列清单,聊天不再随叫随到……生活被碎片化了。
以前,人们的生活远没有今天这么复杂。住在城市里的大人们早上起床后不慌不忙去上班,下班后就做饭、看报纸、电视。学生们上上课,下课后还可以去操场玩耍呢,晚上回家后只要写完作业后便可以去找同学玩。而住在农村的大人们,早上一睁眼就是去干农活,偶尔去打打猎,晚上和左邻右舍喝酒聊天。学生们则很早起来先去放牛,把牛赶到河边后再去上学。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情便是下田干活。晚上写完作业后找小朋友们嬉戏,困了就回家睡觉。
很难想象,如果某一天世界上没了手机、电脑、网络,人们会怎样。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当人们不再有时间去完整地做一件事情,互联网是至关重要的,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已深入我们的观念。那么学生们呢?有人说,他们不会过多的接触互联网,生活也就不会被碎片化。错!现在的学生,根本就用不着互联网,生活早就被碎片化了。一天之中,白天的课表密密麻麻,上午五节,下午四节,每周都要周测,周末还有作文等。晚上,一大堆家庭作业,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还有五花八门的竞赛。每天还要担心会不会有学科考不到A,科学老师放视频,我却在想数学错题。
不同世纪的生活是与众不同的,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碎片化了。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虽然时间、知识部分碎片化了,大人们提笔忘字,学生们满脑子的学习。人们无论何事都要借助互联网,但这未必是坏事。人们由于生活碎片化了,可以接触到各种新鲜事物,网络时代的信息面更广,速度更快,使人们工作效率更高,生活质量更高。这就是碎片化生活。
【篇二:我们被碎片化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逐渐被碎片化而取代。
清晨,被手机的闹铃声叫醒。收拾妥当便出门上班。开车的不忘打开收音机,听听歌曲,了解交通台实时情况。坐公交的,则看看手机上的时事新闻,关心关心国家大事。上班偶尔开开小差,上上社交网站,与好友在线聊天。下班之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活动,便开始在家继续上淘宝、手机阅读或联网打游戏。最后困到不行,便洗洗睡觉。这便是平时上班族最平常的一天。
碎片化的生活虽方便有趣,但我们想想,有多久,我们已经没能完完整整得读完一本纸质书了呢?我们已经不能想象。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人,如果有一天,突然没了手机,没了电脑,没了电视,没了报纸,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已经习惯了智能手机的陪伴。随时上上微信,点个赞来刷存在感;随手发一条微博,让世界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现在只需一个小小的软件,便可知道旅行的路线,附近的加油站,未来七天的天气。我们早已习惯在网上买书,买学习用具,在网上看原创视频。
从国际的Facebook,MSN,Skout,到国内的QQ,微信,微博,网络已从一种工具日渐变成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
虽然我们的日常安排被网络与技术碎片化。我们大多数耳朵上挂着耳机,手机上,若干个QQ群闪烁不停。没有整块时间集中精力专注做某事一小段时间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都成了奢望。
虽然我们的知识结构被搜索引擎碎片化。提笔忘字的经历我们都不陌生,各种名目繁多的输入法,使我们的电脑输入近乎完全取代了书写。外事决不问Google,内事决不问百度。我们已经失去对知识记忆和储存的渴望与本领。我们跟多查询的是答案,而不是智慧。可为何我们依然乐此不疲?
【篇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扩写】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封建统治下的大宋王朝日趋没落。宦官当道,面对金朝的侵扰,激起多少爱国志士的奋勇抵抗?
公元1127年,天空一声霹雳,北宋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南宋这个偏安一隅的朝廷。整个社会笼罩在义愤中。一位充满豪情壮志的爱国者登上北固楼,脚下是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水。他仰起头,朝中原的方向,望啊,望啊……风无情地肆虐着,卷起浪花拍击着岩石。千百年来,朝代更迭了不知多少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闪现出一个又一个英勇无比的民族英雄。一切都过去了,只有这滚滚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永不回头。
这位爱国者的思绪飘飞,回到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孙权继其兄孙策位的时候,还很年少啊!“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占领东南以来战乱从未停止,至赤壁之战军队竟如此雄壮。刘备是一个世之枭雄,更兼诸葛辅佐,如鱼得水。曹操百万大军下江南,惨败而归,不敢正觑江南。英雄惜英雄!曹孟德不禁有感而发:“生子当如孙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