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劳动的快乐】
喔喔喔喔……雄鸡高歌,打破了村子里的宁静,人们纷纷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劳作,此时的太阳也懒洋洋地从山底爬起来。
国庆节,我回外婆家。多亏了这次节日,我终于可以和外公一起出去干农活。虽然那天太阳很大,天气闷热,我也不愿放弃这次体验劳动的机会,二话不说,戴上帽子就跟着外公去掰玉米。
那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是我第一次干农活,第一次坐牛车。因为要拉玉米,外公赶着牛车去地里,我坐在那舒适的“摇车”里居然睡着。不知过了多久,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闲话少说,立马下地干活,一阵清风吹过玉米地,只见玉米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是一群小孩在嬉戏玩耍,欢迎我们的到来。天空变得更蓝,在一望无际的天边,一群排着“人”字的大雁在空中自由飞翔。我们掰玉米的方法很简单,用一只手扶着用力往下压玉米棒,另一只手拿着镰刀用力砍,只要用砍一两下就能将玉米棒砍下来,将砍下的玉米棒堆放在一起。
时间如水一样流动,一分一秒的过了,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奋斗,我们把玉米掰完了。看着那金灿灿的玉米堆得满地都是,筋疲力尽的我一下子坐到了地上。这时,最疼我的外婆说:“今天的玉米有一些比较嫩,晚上可以用蕃茄炒玉米”。我一听是蕃茄炒玉米,我的口水就如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流下来,我立马站起来,全身的力量到达了沸点,立马去帮助外公收拾玉米,将玉米装到尼龙袋中,由外公扛到车上,没多大功夫,我们收拾完玉米回家。
回到家,外公倒头就在沙发上睡着,而我一下子成了外婆的小助手,帮助外婆忙前忙后,一会儿洗菜,一会拨玉米子。当外婆把那盘金灿灿、红红的玉米菜端给我,闻着那诱人的香气,感觉身体一下子变得轻松了,有种想飞起来的感觉。吃着自己亲手掰的玉米和一边忙前忙后做出来的饭,味道比平时的香,吃起来板扎的很。
也许,这可能就是乡下的魔法吧?不,应该说劳动的魔法,劳动的快乐。
【篇二:我与书的故事】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可见书对我们的重要性。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
我酷爱阅读,恨不得住进书里,可无奈随着年级的慢慢升高,我的读书时间却逐年递减,为了能多看一会儿书,我总是千方百计的抓紧每分每秒,为此还闹过不少“囧”事。
记得有一次我总算完成所有的任务后,就迫不及待的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妈妈刚好炸了一大盘金灿灿的薯条端来,这可是我最爱的零食,可我也万万不肯放下手中的书呀!于是边吃边认真品读。我越看越着迷,不一会儿书中那惊心动魄的情节就像磁石一样将我牢牢吸引了,突然我的牙齿触到了一根坚硬的“薯条”,遨游书海的我并没在意,仍全情沉醉在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文字上,“咔吧”我的牙齿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低头一看原来自己嘴里正咬着一支铅笔,正好正好撞见这一“囧”态的妈妈笑得前俯后仰,我的脸也“刷”的红了,真可谓“囧在书海”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高素质的建设者。
【篇三:与爱有关的细节】
尘世如梦,轻巧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可曾记得那有关爱的一举一动,散发着淡淡幽香。
阳光,微风,窗帘。我在舒适的被窝里睡得正香,突然,厨房里隐隐约约传来了叮叮当当的锅铲声和说话声。我不禁皱眉,蒙着被翻了个身,嘀咕道:“干什么,大清早的,惊扰了一帘幽梦。”于是,起身,下床,穿鞋,走到厨房门后。只见父亲叮当作响地炒着菜,母亲在一边嗔怪:“你小点声,姑娘睡觉呢,别吵醒她!”我在门后偷笑,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怎么会突发奇想做家务呢?父亲放轻了动作,小声说:“姑娘最近考试压力大,一会儿我带她去公园散散心吧,也不能一直学啊!”母亲应了声:“行,去吧,早点回来!”不一会儿,我就闻到了飘来的丝丝土豆丝的清香。父亲将菜盛出来,我看到了那盘金灿灿的土豆丝,配着青绿色的甜椒,色味俱佳。似乎那金黄得流油的土豆丝里充满着父爱的关怀与体恤。父亲炒菜的一举一动,说话的小心翼翼此刻在我看来,都是那么的温暖、幸福。回到房间,仍是柔柔的风,暖暖的阳,心中却泛起了阵阵的涟漪。
云淡,风轻,绿柳。小时候,母亲总是靠在门前的柳树下,沐着暖风,教我念诗。微风轻抚着母亲的长发,绾在耳后的那缕青丝也随风微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看着母亲的嘴型,模仿着抑扬顿挫,却不成诗句。母亲颔首,微笑着。我抬头仰望母亲,脸上也洋溢着满足的微笑,我想:一定是孩子的笑颜,使母亲的心充满温暖与芬芳。柳树的枝条摇曳着,阳光透过枝杈,照在嫩绿的叶子上,照在母亲乌黑亮丽的长发上,柳叶散发着质感的光芒,微笑中的母亲看上去更年轻,长发飘飘,满是笑意的眸中闪烁着柔情。这是适合念诗的季节,母亲的诗温暖如阳,微醺了我的童年。
父爱,细腻如水;母爱,温暖如春。他们的一举一动留下了爱的芬芳……
折一条柳枝当琴弦,捧一手春风当号角,听天籁有声,感悟爱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