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农研所活动有感】
今天,在王老师的带领下草原小记者团走进了农研所进行采访。
一进门我就看到了许多农作物,闻到了清新的青草香,在小刘哥哥和徐主任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农研所试验田。在这里我认识了百合花、玉米、大麦、旱稻、草莓、玉米等植物,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莲花和籽粒苋了。
金莲花,叶圆形似荷叶,花形近似喇叭,萼筒细长,花苞外侧有黏液,小刘哥哥告诉我们金莲花生长在草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冬天枯萎了,但是春天会再生长出新苗,而且冰雹不会对它造成太大危害,因为人们需要它的花来做中药,而不是叶。
籽粒苋,它虽然长的很像灰菜,但是它比灰菜大出很多,小刘哥哥告诉我们,籽粒苋,它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六吨半,它既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还可以当做人们的凉菜生吃,有清热的作用,只是它长大后特别苦,所以就没有人吃了。
最后,小刘哥哥让我们拿上工具为农作物除草,让我们亲自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农民伯伯告诉我们,除草时要拿锄头砍断杂草的根部,然后将杂草连根拔起。说得轻松做起难,我只干了几分钟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农民伯伯却要连续干一整天,真是太辛苦了。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植物,增长了见识。更让我切实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体会到“粒粒皆辛苦”,我一定要从我做起,节约粮食,对餐桌上的浪费说不。
【篇二:探索世界】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虞河,我们边走边观察。
“出发了!”
我们排队跟着老师。刚走出不久,老师就在一丛野草前停下了。老师指着一株草,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菜吗?”我们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这是灰菜,可以吃,也是一味中药。”
原来这就是灰菜呀!
老师又指着一株个子小小、叶子圆圆的草,说:“这是蚂蚱菜,也可以吃。如果被蚊子咬了,摘几片叶子,搓出汁水,把汁水抹在被蚊子咬的地方能止痒。”
蚂蚱菜,真有趣的名字。
我们来到马路对面的一座花园旁,老师问:“这一株是什么草,谁知道?”“艾草!”“不对,这是菊花。”唉,这到底是什么。
走着走着,忽然,老师让我们蹲下,“这是山药。山药就埋在土地下,叶子下面会长山药豆。”
山药原来是这样的,真奇妙!
咦,这是---云杏菜!我认识的。三角形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好可爱!
走着走着,走到了虞河桥上。有一个老爷爷正在捉知了。只见细细长长的竿子头上有一个粘球,对准一只知了,伸长竿子,快速地黏住知了的翅膀。一只知了就这样活生生地被捉住了。
桥下,水中,有树、有楼房、有小鸟……就像海市蜃楼;远处,蓝天碧水相接,形成了水天一色;桥底下,水中有一幅“七仙女下凡图”,画中人飘飘摇摇、栩栩如生。
来到沙滩,同学们开始抓田螺玩,田螺上有一个个螺旋形的壳,好玩极了。
我呢?我在旁边捉鱼。一条小鱼在我眼皮子底下趴着,我紧紧地盯着它,瞅准时机,用力用手一扣,水花四溅;张开手,我的手里却是空空如也。反反复复多次,尽管我拼尽了全力也没抓到一条鱼,但是我依然很快乐。
回去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许多黄叶躺在地上,我们便知,到立秋了,这真是“一叶知秋”啊!
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了有趣的“探索”。这次探索之旅,让我得到了许多知识和快乐。我期盼着能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