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一抹怡人的清风】
书是一抹怡人的清风,吹开智慧的心窗,引导生命去的远航;书是一束幽光,击射在理想的尽头,明明书便宜,但却照耀一个人的一生。
温暖的阳光,穿过我的身体的每一条有股;穿过玻璃的阻挡,溃散成细密的金子,散落在阳台的角角落落里。书,携着一缕墨香落在桌面上,温润着我的心田,而书收集着一束阳光,装点着我那黑暗的世界,且义无反顾。
喜欢古韵且忧伤的文字诗词,虽无大志,却与拈于手指,记于心田。赞纳兰,扬清照,有时梦中也萦绕。感叹当时的背景、流传如此美妙的墨迹,那种典型的韵味无与伦比,浅吟低诵,魂牵心间。悲叹人生之凄惨与孤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独居悲苦,“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之叹情怀。
不想沉浸在其中,却无可自我,那浓浓的,难以名状的古风余韵,印之脑海,臆于胸怀,感悟那朝夕风雨,数落那年华流尽,笑看那往事如烟,眷恋那以久情怀,守候那千年氤氲,飞舞那墨币铅华……这些都是从书中领悟的感受,书中天地广,可以治愈人们心中的伤口,可以细看人生之百态,可以畅游书海,可以分享一段读书之感,可以留往青春岁月的痕迹……
和我一起领略书之旭日东升的美妙,及残阳如血的沧桑;感受书之春雨濛濛的润泽,及秋叶调零的凄凉;聆听书之燕子筑巢的欢喜,及大雁南飞的不舍;还有书中那些古老而又沧桑的褶皱里藏着的深刻道理。
苦难对于天才是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而对于博览群书的人来说却是可以化解的,因为苦难不是肉体上的创伤,而是心灵与精神上的过河桥,书籍可以使人进步,领悟人生的道理。
莫说书籍烦躁、苦闷,而它恰恰是得到愉悦的最便捷的方法,让人释怀,让人坦然,与让人心姿。人的一生一定要藏有一本让你印象深刻的书,而它是你通往人生成功之道,走向豁达之必不可少的灯塔。一个人虽能够有所成就,但是如果失去了书的陪伴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即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了。
打开手中那本书,用行动给人生写下流畅的诗行,让书香伴随如岁月悠长,清风之怡人……
书,一抹怡人的清风。
【篇二:吃蜡烛】
童年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小河,而童年的趣事就像一块块石头,有的已经被冰凉的河水冲洗得一干二净,但总有些事像石砌的过河桥一样,让我至今难忘。
四岁那年,有一天夜里,家里停电了。爸爸妈妈带我去买蜡烛,在路上我就想:蜡烛是什么?可以吃吗?好不好吃呢?我好奇极了,就不停地催着快点去超市。
到了超市,爸爸妈妈拿了几支红彤彤的蜡烛,叫我拿着,然后又立马去大抢购了。
我拿着蜡烛,仔细地看着。发现蜡烛就是一根长条,从长条的中心伸出来一条白白的细线。“这好像棒冰啊!下面的这条白线会不会是棒冰的把柄呢?”我兴奋地拿在手上看了又看,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我还是试着尝了一口。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啊!蜡烛苦涩极了,还有一股辣椒般的味道,辣辣的,我赶紧叶了出来。“原来蜡烛这么难吃啊!”我难受得着点吐了,眼泪也流了出来,直喊妈妈。妈妈见了我那副狼狈的样子,连忙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哭笑不得,说道:“蜡烛是用来照明的,怎么能吃呢?”后来妈妈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我才又开心了起来。
回家后,妈妈拿出蜡烛,用打火机把线点燃,房间里立马亮了起来。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蜡烛是不可以吃的,原来是另有用途呀!
现在,虽然我已经长大了,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傻事了,但还是觉得自己很可笑。同时我也希望永远留住这颗天真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