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者相关作文

【篇一:道德的作文】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今天不去讨论道德和知识谁更重要,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识者。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至。”这就说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虽然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消减,反而与日俱增。我们党和政府对公民的道德建设十分重视。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篇二:为“嘴”点赞】

文者认笔为傲,武者以刀剑为器。在我看来,嘴才是最厉害的。别的不说,单凭“吃”和“说”的功能,就能秒杀一大片。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话可以不说,但饭不可不吃。别看我瘦瘦小小的,实际上“肚量”大得很。饿的时候,凭这一张嘴,就能消除患难。

在家人眼中,我可是个吃不胖的吃货。无论酸甜苦辣咸,一律入腹,像只仓鼠似的。正餐吃完了,但我这嘴一刻也闲不住,拿起藏在屋里的零食又吃起来。连看电视也如此。记得有一次看电视,嘴又痒起来了。我东找找,西翻翻,愣是没探到可吃的零食。无奈之下,随手拿起一大包红枣,解我吃瘾。爸妈一回家,看见桌上那几十颗枣核,差点没气晕过去,怒斥了我一顿。我不慌不忙回了一句:“你们也不想想,一个人不吃不喝能活几天?”做人要对自己的嘴好一点。

这是吃的方面,是点赞的一面。

除了吃,我还有说的一面。“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这是我的一个座右铭。我特别喜欢说话。说话技巧虽算不上巧舌如簧,比不了铁齿铜牙纪晓岚,但用油嘴滑舌来形容,是绝对不过分的。因此,我成为了一个健谈的话痨。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想亏待自己的嘴巴。在课堂上总有这么一幕:老师在讲台上顶着火气,在批评同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嘴关不上,老找他讲话惹的祸!

在和陌生人交际时,我也是自来熟。因此,我不缺熟人!一次在飞机场候机大厅,旁边有个小弟弟,正埋头打游戏。于是,我凑过去与他谈起了这个游戏。明明自己没玩过这游戏,可经我口中一出,竟成了大师。那个小男孩听得目瞪口呆,竟想拜我为师,一个劲地让我给他露一手。就这样,生人变熟人了。

看!凭这一点,我又得了一赞。

总结一下,就我这身材,再怎么吃也吃不成日本的相扑手,更不可能吃成姚明;可说么,只要多学习,多历练,多讲究,即使说不成周总理这样的外交家,说成郭德纲那是有可能的。

无论怎样,我只有以吃和说来解我这嘴瘾。所以,我必须为它点个赞!

【篇三:敬畏文字】

文字,是跳动的音符;文字,是敏捷的精灵;文字,是智慧的沉淀……传承了几千年的汉字是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人民珍贵的宝藏!然而网络语的流行使汉字文化变得千疮百孔,却少有人挺身而出,博大精深的汉字价值一贬再贬,身为炎黄儿女的我不禁发问:“文字之精髓何在?”

敬畏文字,体现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姿态;敬畏文字,需要对文字严肃恭敬的态度。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的这名诗这所以流传至今,并不是灵感突发所得,而是经过成百上千遍的反复推敲,淘汰了“吹”“过”等词,最终筛选出了“绿”字。王安石的成功绝非偶然,正是对文字严谨的态度,他的成就超越了诗句本身,渗透到了文字的内涵中。

敬畏文字,是学者责任意识的体现。

郭沫若乃一代文学大师,对于每一个出现眼前的字都极其严格,一次话剧表演,剧本中一句“你是个无能的文者”映入他眼中,经过反复斟酌,他认为这句话并没很好体现出演员的愤怒和对文者的无能痛斥,改成了“你这个无能的文者”。仅一字之差,后者便让人物形象深刻于观众心中,也让郭沫若得到“一字之师”的美称,他力求自身的典范,成功诠释了敬畏文字的真谛。

敬畏文字,是世人谦逊品格的折射。

莫泊桑从小投师于福楼拜门下学习,每日严格遵照老师要求,仔细描摹所观之景、所闻之事。他第一次拜访老师时,老师要求他观察马,他就每天站在家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匹,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因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了一些文章,他也因为这些作品得到老师的赏识,莫泊桑勤恳谦逊,终修成一代宗师,敬畏文字,使他得到神来之笔,写出影响世界的名著。

敬畏文字,使中华文化传承至今。敬,是对文字的尊重与佩服;畏,是内心的感动与震慑。尊敬文字的同时,文字也能让人的思想更加清晰,让人的心灵更加洁净。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与文字同行,共同书写美好的明天。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