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见屈原】
“喂,听说没?好像有个大官被流放到咱们这一带了。”“那得犯了多大的过错才会被流放到这儿啊。”闻言,我皱了皱眉,已不大想听二姊与四妹的下文。旧时,楚国掌权者楚怀王昏庸无道,听信谗言疏远屈原,甚至荒唐到为秦国许诺的“六百里”便同齐断交,后仍不知悔改。当今顷襄王更为无能,同其弟迫害忠良。长叹一声,我无奈地自那榻上坐起,出门去透透气。明明策马于荒原之上,我的心中却只有烦闷。
不自知的,似有仙灵指引,我竟来到了汨罗江。下马缓缓步上礁石,心中思绪万千。
“哎,君主无德,信奸佞斥忠良,我大楚将衰啊!”滚滚江水奔腾,飞溅的水花落在衣襟上,一浪又一浪拍打着我所立的礁石,似是感受到我那悲愤的情绪,竟也同我哀思起来。忽地,我听到了话语声。惊疑不定地张望片刻,只见一人竟坐于不远处的礁石之上,手提一小坛酒,不晓得在说什么。缓缓靠近,却见其衣衫不整发冠凌乱,透着股颓然之气,却难掩其凛然正气。约五六十岁,眸中却亮极。知晓我的存在,他也只是微微仰头看了看我们一人一马,便又往嘴里猛灌了口酒。却不料酒过于烈,竟被呛了一下,狼狈地咳嗽起来。这人虽落魄,却着一身官袍,且也不像个会喝酒之人。端详片刻,我问道:“……为何来江边喝酒作诗?这儿景色不好,又终年没什么阳光。”那老伯闻言,笑了。再看我的打扮,朗声道:“年轻人,看你打扮倒想是这一带最富人家的小公子吧?寻常公子哥又为何来这荒凉之地?反正绝不是为了赏花吧。”语闭,他缓缓起身,挺直了腰脊:“谁还不曾风流富贵过呢?只是国家存留之际,老夫却无能为力了啊!君主无德,斥尽忠良,留奸佞贪官于朝,大楚,将亡啊!悲哀,悲哀!”说完便提起酒坛子向远处走去。隐约还尚可听到他在吟诗,似是仍在感伤国家的命运。不过,明明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语调却是染上了几许悲凉愤慨之意。
次日。我步出房门,入眼的便又是二姊与四妹切切察察的姿态:“今日,我可听爹爹讲了,那被流放的便是屈原……”“啊?他不是忠臣么?怎的……”闻言,我大惊:那气度谈吐,莫非昨日那老伯……震惊之中,我冲出家门,向汨罗江奔去。到了城门,却见一片乌压压的军队正在入城。群众都惊慌失措,跑路的跑路,逃窜的逃窜,一片混乱之景。我慌了,心下想着出城的办法。咬一咬牙,我抢了一匹马,决定回宅自后面溜出去。家宅后门已上锁多年,它可以通向一条小路,小路一直蜿蜒至树林,此事还是我儿时贪玩发现的。
跌跌撞撞地奔至江边,我慌乱地张望,却见那熟悉的身影正立于礁石之上。“先生,屈原先生!”
那人闻声转过身,只见一身整齐官袍,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屈原笑了,没理会我,自顾自地念到:“国破了,匹夫又怎能苟活?”他又笑出了声,似是在对我说话,又像在自言自语:“一曲《离骚》诉尽臣心,没能护主平安,那老臣便同我大楚共存亡吧!”语闭,他在我惊乱的眼神之下,跳入了江中。
“老先生……”
这,便是我熟知的屈原。年少也曾轻狂,满骨忠良,从不苟活于世。思索着,探求着,从未与我深谈,却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他投江之时,我也曾迟疑要不要阻止他,但现在,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初心——以身殉国,同国家共存亡的决心!
那,更是一颗赤胆忠心。
【篇二:忆读书】
书,轻拂起我的心帘;书,拨动着我的心弦;书,明亮了我的心窗;书,温暖着我的心扉。抑或人间芬芳心流连,抑或大江东去入天际,抑或清风徐来嫩杨柳,抑或旭日喷薄染苍穹。一切,都在心田中弥漫,一切,都从书中扬帆起航!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指引我人生的座右铭。从开始读书的那一时刻起,注定了我是一个爱书、懂书、会读书的人,书将伴我一世,我的身上永远都会透着一股书香韵味,一股书香气质。
禅坐书屋,我就为这精巧却又广博的世界所沉醉。古今中外,博大精深,遥遥五千年的辉煌文化,悠悠数百世纪的沧桑历史,承载着繁华与衰败,容纳着沉浮与波折。如今在这里,却平铺直现在我的眼前。
看起《三国志》,不禁感慨人生易老、岁月沧桑。怀想起当时三足鼎立,数英雄纷纷崛起,一场场风雨大战穿插夹杂。官渡大战,怀着雄心壮志的曹操带着自己不过两千兵马击败了袁绍浩浩荡荡的军队;赤壁之战,孔明巧借东风,大败曹军那数千艘战舰。可无论他们多么心向昌盛,抑或龙争虎斗,想做天下这霸主,却终究都会被历史的车轮所辗轧。
读起《杨家将演义》,不禁击案称绝。回首当年杨家父子手提金刀,身骑神骏,一次次威武豪迈地大破辽军,挥枪砍杀,如入无人之境。辽国士兵因此闻风丧胆,天下都称其为“杨无敌”。读到此时,我心潮澎湃,情绪激动而欣慰,一挥手来,大声喝彩道:“好!”可当我读至杨业被奸佞的王护军陷害之时,心中悲伤至极,感到天理难容,便霎时抛开书,躲到角落里掩面哀叹,只惜一代忠良骁将就这样死于小人手下,一股惋惜愤怒之流在心中激烈地翻腾。已经有一种罢读的念头,但过后不知是什么让我还是忍着泪水读了下去,结果心情随着故事情节越读愈加舒畅,想到:正义是终究会战胜邪恶的!直至读到杨家世代繁荣尽享荣贵时,从窗外吹进了一股温暖的风,我顿感到浑身都是忠良之气……读而不厌,思而不惰,悟而不落,我就这样在书的世界里品味一切!
书,就像梦的翅膀,带我走遍了历史的长河,走遍了每一段光辉岁月,走向对生命无休止的思考,走向了人生的幸福港湾……
【篇三:神鸟读后感】
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枝花,花开芬芳满天崖。每个民族都有许多动人的民族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蒙古族的山村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吧!
今天,我们同老师一起学习了《神鸟》这篇动人的神话故事,本文讲述了依尔特戈尔可汗三次捉神鸟。神鸟用讲故事的方式三次逃脱了的故事,一方面也告诉人们不仅要忠诚、老实,处理事情也要经过仔细的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造成严重的事情的后果。
这篇课文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神鸟的事传开了,传到依尔特戈尔可汗哪里,他想:好厉害的鸟哇,都说谁也捉不到它,我非把它捉到不可!”这句话是依尔特戈尔可汗的心里活动,由此可看出他有信心可以捉到神鸟,和不服输的精神。
我还觉得“从前,在北边的山林里有一只聪明伶俐,会说话的神鸟”这句话也写得很好,给我们用了简洁的话写出了神鸟聪明、伶俐的特点。
当我读完了这篇课文,使我明白了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可能会铸成错误,追悔莫及的道理。
【篇四:读《岳飞传》有感】
在北宋末年,金国大举进犯中原,就在这个危急关头,一位抗击金兵的英雄腾空出世,他就是岳飞。
关于岳飞的故事有很多,书也不少,如《说岳全传》、《岳飞传》……其中,我最爱看《岳飞传》。
《岳飞传》这本书主要讲了岳飞和众将一起抗击金兵,把金兵打得连连败退。可就在即将扫除残余金兵,能将金人逐出中原时,秦桧假借皇帝的名义,连发十二道金牌让岳飞入京,又用诡计,使岳云和张宪回京,三人最终死在“风波亭”。
我读了《岳飞传》,知道了岳飞骁勇善战,率领岳家军,打击金人,为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故在金人之间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而且岳飞品格高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值得我们学习。还有他那种精忠报国的精神也深受人们敬佩。
从另一个方面讲,岳飞之所以被召回京城,导致功亏一篑,是因为朝廷中有秦桧这些奸诈小人在背后暗中使坏。故可以这样说,有这些奸佞之辈在朝为官,而且还是做大官,岳飞的失败是必然的。
现在宋王朝是内忧外患,“外患”是金兵进犯中原,“内忧”不仅是各地的起义军,还有朝中的奸臣。正所谓“计狠莫过于绝粮”,这粮草就如同是自己的“后背”而岳飞的“后背”就是朝廷,朝中的奸臣秦桧等人打压、排挤忠良,使忠良之士无法施展抱负,还要给在外抗击金兵的岳飞使坏,使外患更严重。这令我知道了,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为“后背”有时候是顾及不到的。比如说岳飞,他多么骁勇善战,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奸人手上。俗话说:一颗老鼠屎能坏了一锅粥,何况朝廷有这么多颗呢?
如果一定要形容那时的情况,我想用一首诗来形容:万古共称秦桧恶,千年难没岳飞忠。因将武穆终身恨,一假牛皋奏大功。力图社稷逞豪雄,辛苦当年百战中。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谁与立奇功。
《岳飞传》这本书讲述了历史英雄岳飞的诞生到陨落,也讲了朝中小人之奸诈。“忠孝节义”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很经典很好看。历史带动文字,文字书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