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最美的遇见】
一尺华丽,三寸忧伤。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题记遇见曹雪芹的《红楼梦》,也便是品尽了世间的处处相思,般般哀愁。也在《红楼梦》中,遇见了她……
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在那个花瓣飘飞的晚春时节,提着一把花锄,细细地敛着散落一地,无根可归的落花。一锄、两锄……似敛着自己那飘零的命运。一首哀诗,两行清泪,怎一个愁字了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又是一个怎样聪慧的女子,才能识请那世间的浑浊,用着旁人不解的悲戚,咏着盛世之悲。
她,一个人尝浮世轻愁,一个人看细水长流。品味孤独,是一种超然的情怀。“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是美人对尘世的遗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天地一人的江湖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阑珊处”是属于自己的那份淡淡哀愁。而她所拥有的,也正是这样一份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她欣然领受这孤独,并沉醉于她超然的美,纵然是充满艰辛,纵然是包含苦涩,纵然是寻寻觅觅,她不管不顾。
她不知道,自从西边角门被抬进荣国府的那一刻,命运的掌纹加速蜿蜒,她的一生便要在这里兜兜转转;她不知道,缘起缘灭,爱恨交欢,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与宝玉的一段生死缠绵,前世今生,缘分早已注定。是“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又是“心要终须心病治,解铃还是系铃人”。可谁是她的卿?谁又是她的系铃人?
是宝玉,那个读《桃花行》而落泪的人,她的幸与不幸,全被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贾府公子看在眼中。他是她的命中情缘,也是她的前生劫数。他曾作出“你放心”的承诺,也曾冒雨探病,还曾逼问过她:“难道你只找到你的心,就不知道我的心不成?”他对她付出最纯,最真的爱,许下了刻骨铭心的生死相依。而她亦爱宝玉,虽有山盟海誓,却爱得孤独绝望。心内自有万千情愫,奈何无人做主,所有的委屈,流出来,只有泪千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便是女子的痴,即使知其不幸,亦无从劝阻。何况,本就是逃不开的情缘,回首冥冥,一切皆有缘起。
不能与爱人长相厮守,她是宁肯死去的。死,或许是她最好的选择。属于清风的,就让清风带走。“质本还洁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如此,才不负她潇湘妃子的独步古今。
黛玉,是此生最美的遇见。如此相遇,一生足矣……
【篇二:苏轼为宋词点亮一盏灯】
月下吟诗,淡淡月光,散入珠帘,诗墨纵横,酒香四溢,水调歌头,流唱千古。
苏轼,一代文豪,铸就了一个不朽的神话。宋词的奔放豪迈,宋词的凄凄美美,不断发展,百代流芳,含着月色,荡漾开去。一圈,一圈,又一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起酒杯,忘却了世俗的忧愁,忘却了功名的纠结,只是轻身对月,嘴角呢喃,一心忧肠,只待月容;一身轻松,只待月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身处大宋高位,却无奈两鬓斑白,“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渴望尽自己所能为国效力,却恐官场污浊,内心烦忧。“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无奈月高心寒,放下心胸,愿做地方官为民效力。
美哉,壮哉!苏轼的豁达,为宋词添上绝美的笔墨,无论暑去冬来,词香依旧,如灯映路,引领着宋词的繁荣和昌盛,壮大和弘扬。苏轼孤身处于官场也有其气魄和胸襟,以民之乐为乐,不为世俗困扰。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映当空,繁星万点,漫入帷帐,照看思乡思亲之人,何能入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放下心念,不可怪月,月既无情,只有寄托思念。“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之情托于月,月影人影共徘徊,无可奈月,自古如此,只能企月而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岁岁平安,人人相思,共揽明月,虽遥隔千里却可睹月思人。只希冀兄弟二人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览中秋月。
乐哉,奇哉!短短的宋词寄托了苏轼别样的情感,无恐明月远隔无情,只愿借月思子由,仅此而已,仅此足矣。乐观的心境让我们感叹,开阔的胸襟引发后人的联想,不可因远隔而悲观、失落,应在别离中淡然。
悠悠岁月,重拾月下的笔香墨痕,宋词的繁荣,苏轼功不可没。他如一盏月夜下清幽的烛光,映着宋词,映看酒影月色,映着故人远亲,映着悠然的历史,一路悠悠走来,还散发着墨香,漾着轻轻扬起的马蹄,和着宋词,为我们带来遥远的思绪,淡然、宁静。
灯光微微,烛火蒙蒙,穿越着亘古的幽情。看,苏轼轻吟着宋词,缓缓走来。他在黑夜中闪亮,把光辉照进了页页汗青。
【篇三:与你相遇】
花与茶相遇,生命便散发出芳香,你我相遇,成就了彼此的芬芳。
——题记
第一次远离家乡,是在湖北武汉中度过的。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我和父亲漫步街上,急匆匆往酒店赶。
疲累之时,下起了鹅毛小雪,雪花飘落在衣服上,心中不由得多了一份寒冷,顷刻,我不禁抬头望向天空,那飘下的星星点点的雪粒,像吹落的梨花瓣,又像纷飞的蝴蝶带着醉意,摇摇晃晃地坠落,天上那轮圆月,极为明亮,那幽幽的月光,在片片雪花中极为凄凉,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忧忧的乡愁在雪花中徐徐展开……
骤时,我惊讶万分,原来,自幼开始倾心诗词的我已经将你留在心灵深处,原来,你我早已相遇……
午后,我翻读起林清玄的散文,读到桂花茶的由来,不禁细细品读起来,林清玄的文字吸引了我,一杯香意盎然的桂花茶在我眼前浮现。
端一壶茶罐,执一把桂花,冲一腾沸水,散一把茶叶,我与父亲泡起桂花茶。桂花与茶的香味在沸水中交汇,碰撞,激出一股浓烈的香味,微黄的桂花似跳跃着的精灵,生机盎然,那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芬香,让人陶醉。
在淡淡的茶香下,表妹兴致大发,弹起了古琴,琴声悠悠,轻快又不失稳重,让人沉迷其间……
清风簌簌,琴声悠悠,鸟雀啾啾,茶香淡淡,我不禁兴致大发,王维的《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浮现在我心中,我心中一亮,吟诗作道:“信手拈来处,人生从容时”!
我恍然大悟,原来诗词早已与我相遇,融入我心中。当某天我遇到某个场景,就仿佛走进诗词营造的境界,那熟记于心的诗词便会脱口而出。
桂花和茶融合在一起,成就彼此芬芳。桂花如诗,而我为茶。
诗词,与你相遇真好!
诗美词香,我自入梦,枕着琴声做一个雅致的清梦,一醉便是千年。——后记
【篇四:酌一杯醉人宋词酒的魅力】
拈一朵诗花,呷一口词香,即醉以宋词之酒。宋词之酒,婉转悠长,醇香与甘冽均已沉醉;宋词之酒,淡雅与浓烈皆成金波。所有醉在宋词中的人,莫不掩卷深思,或泪如雨下,即便如此,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愿意酌一杯这宋词之酒,感受宋词香醇的韵味,久久不能忘怀……
宋词之酒兰陵美酒,美景升华了杯中物。春花秋月流逝了往事,赏绿水人家的淡雅吸引了燕子;稻花香讴歌了劳动,赏过雨荷花的美丽静默了池塘;帘卷西风瘦削了人面,赏塞下秋雁的优雅飘过了衡阳;年年雪里吹冷了梅花,赏海角天涯的银辉沾染了两鬓。晓风残月缤纷了杨柳堤岸,朱阁绮户转走了清冷月光。缄默的是磅礴山河,诉说的是浩渺的心境。
宋词之酒借酒消愁,愁绪盈满了杯中物。潇潇暮雨飘渺了清秋,品花自飘零的闲愁濡湿了眼睫;离人泪挥洒了春色,品叶叶声声的悲怆斑驳了梧桐;江南细柳摇曳了苏堤,品春来惆怅的思绪消瘦了朱颜;泪眼问花氤氲了乱红,品一帘幽梦的柔情吹拂了春风;笑语盈盈婉约了阑珊灯火,欲说还休识尽愁思滋味。牵系在风中的是脉脉愁绪,停驻在心上的却是丝丝闲情。
宋词之酒更尽一杯,爱国情浩荡了杯中物。怒发冲冠长啸了壮志,悟笑谈渴饮血的抱负道尽壮怀;樯橹灰飞烟灭别离了乱世,悟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言没落了三国赤壁;逝者如斯的伤感停留在七月泛舟,悟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消逝在时光;划然长啸诉说了喜悦,悟月白风清的美景感慨了良辰美景。四十年纵情了三千里地山河,十年生死寂寥了轩窗梳妆泪千行。流于表面的是壮志豪情,满腹满腔的滚滚热血。
那个唯美的年代已经过去,但那些唯美的宋词却不会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在这一杯圆润顺滑的宋词之酒中,我们品酌到了宋代词人或婉约或豪迈的心境。于是,便醉在这甘醇之酒的魅力中,并愿意永远沉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