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是“利”大还是“弊”大?】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仿佛所有的事情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工作、碎片化的购物……原本这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应它就行量精力的事情,现在都可以碎片化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完成。可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使我们本来就不算慢的生活节奏被更加的放快了。在地铁上,在公交上,人们本可以放松一下精神,调整一下心情,却总是拿着手机,看看这个,写写那个,使时间更加紧凑了起来。互联网带给我们的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为了使我们能更加清晰的判断利大还是弊大,我来举三个例子来加以讨论:购物,阅读,工作。原本需要“千里迢迢”跑去百货商场买各种生活用品,在诺大的商场里四处奔波,花费许多时间,才终于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要辛辛苦苦地将那些东西搬回自己家,现在足不出户,动动手指便可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仅节省时间,还有“快递小哥”帮你送货上门。购物仿佛变得轻松了很多。但这不仅使许多人整天宅在家里,不肯出门走走,购物时也少了一些原本不紧不慢,在商场里四处闲逛的那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原本需要坐下来,泡杯茶,沐浴在阳光中静静地读几小时的书,现在只需拿出轻便的手机或电子阅读器,便可在碎片的时间随时随地的阅读,可这样便少了那种读书的韵味以及悠闲的感觉,也使人无法静下心来理解那些文章的深层含义。
原本需要花费许多时间的那些文章,论文,现在只要在闲暇时间拿出手机,便可分步完成,节省了许多时间,可这样虽增加了工作效率,却大大的降低了质量,写作的思维如果断断续续,怎么可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总的来说,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其实还是利大于弊的。毕竟若是本来就无法放慢生活节奏,没有时间去品味生活中的那些感受,那就干脆不要去品味,过好自己的生活,跟着时代的发展而适了。
【篇二:生活的节奏】
“我要一个人去威尼斯看电影,我要一个人去巴黎铁塔看风景,我要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透透气……”
也许城市的生活节奏真的很快,也许身上背负的压力真的太大,也许我真的很久没有回家看看了!
学习的艰辛,生活的无奈,让我困在学校,深埋书的海洋,聆听老师的教诲,连打个电话回家都是困难。
偶尔有一次打电话回家:“喂,妈,这个星期学校要考试,我就不回来了。”“哦,那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这样,结束了我和母亲的通话,我明显感觉到了母亲对我的牵挂。
马上要步入高三,时间对我来说就是分数,吃饭时看着书,上厕所需要小跑,下课简直和上课一样,有时候会觉得委屈,有时候会想要逃避,有时候真的很想停下来细细品味生活。
记得有一次回家,汽车站里全是赶着回家的人,有下班后拖着一身疲惫的人,有放学了兴高采烈的学生,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每个人都匆匆地挤上车,回家。车,一辆又一辆地开走,我静静地站在其中一辆车上,回了家。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可能是站太久的缘故吧。一到家,倒床就睡了,隐约听到母亲在叫我“女儿,先下来吃饭了,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小鸡炖蘑菇。”我没去理母亲,也许外面的世界真的让我累了,生活节奏快得让我难以承受。
我,还是睡一会儿吧!
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我感觉肚子好饿,就去厨房找吃的,冰箱里放了不少菜,应该是晚上吃剩的,刚想拿出来吃,母亲来了,什么也没说,从锅里拿出满满一碗小鸡炖蘑菇,之后好像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回房间去睡了。
我独自一人坐在饭桌旁吃着小鸡炖蘑菇,是热的……应该是母亲起来热了又热的,就怕我半夜饿着肚子睡不着。
虽然生活的节奏变得很快,但是爱的节奏依旧未改变!
【篇三:遇上碎片化的阅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一天被分为了许多碎片化的时间。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片段,进行碎片化的阅读。
碎片化,就是将一个整体分裂成许多小段的碎片。而碎片化的阅读,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中,忙里偷闲地阅读。阅读,即读书、读杂志、读报纸等一切收取信息的总称,阅读在以往的概念中应是完整的,不应分成太多次。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呢?
碎片化的阅读,有着整体化的阅读达不到的优点。
碎片化的阅读,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节奏十分快,这导致了会有层出不穷的事情等待被完成,于是我们很难有一段很长的、专属于阅读的、无事打扰的完整时间,即使拥有,也是将其余事情的时间压缩减少,才挤出来的时间。可是,碎片化的阅读就不同了。我们做任何事情之间都会有休息时间,如果我们在休息时间手拿一本书阅读,那么难道不是节约了很多时间吗?此外,带我们整体化阅读时,因为时间足够,所以一定会精读细读,并品味字里行间的韵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就势必导致我们收到的总体的信息量变少了,即我们只知道了几条信息的具体内容,却不知其它。可是,碎片化的阅读就不同了。我们如果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因为时间很少,所以肯定会粗略扫过,不会选择信息精读。这样一次碎片化阅读即使不知道任何一条信息的具体内容,也会知道许多信息的粗略情况,更何况我们还有许多次碎片化阅读的机会呢!多次碎片化阅读所接收的信息量,一定比整体化阅读中的信息量多。再说了,在社会中,我们可以不知道一条信息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连这条信息是什么都不知道吗?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碎片化的阅读有优点,也必然会有缺点。比如,碎片化的阅读可能导致几条互相关联的信息无法联系起来,可能使我们阅读的次数过多,太过麻烦,更严重可能会让我们在生活中看待事物的角度变得碎片化,即思维模式没有宏观性,没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只有无穷无尽的碎片信息,就好比千军没了主帅,万马没了头马,只剩下散乱、崩溃的士兵与马群。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若是我们只将碎片化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身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必然愈发变快,碎片化已是大势所向,它将不可阻挡地到来。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碎片化阅读,争取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