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林相关作文

【篇一:冬日踏雪】

睁眼,外公早已架好火炉。我探身窗外,哇,眼前一片银白的世界。

我跳下床,打理好衣裳,系着红丝巾冲出家门。外面飘着细细的雪花,像花针,像银丝,密密地织着,仿佛置身于朱自清笔下的春雨当中。雪花儿飘落我的睫毛,眼前视线迷蒙起来,眨眨眼,它与我捉迷藏一般,消失不见。这使我回想起上一次下雪的情景:那时在学校,课间10分钟,我站在阳台,用手接那雪花。好友梓越索性拉我到操场上玩闹,雪花落了我俩满头满身,我们在雪地里笑着,闹着,如同两个天界的雪精灵。回到教室,头发几乎湿透,虽耽误了几分钟考试,心里却无比高兴。

我想着笑着,沿小径向林子走去。林子真静啊,静得无一点声响,更望不见一个人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情境大约如此。耳旁惟有咔咔嚓嚓的踏雪声,身后是一串或深或浅的脚印。一切都甜甜地睡着,仿佛等待我去唤醒。不远处的松儿、柏儿、竹儿,随风轻轻摇曳,大约正做着甜美的梦吧。雪渐渐停下来,天空蓝悠悠的,映着一片纯粹的白,宛如一幅明净的水彩画。

记得我小时候,每每在老家的山上行走,摆弄那些可爱的花儿草儿,便觉得自己是大山的女儿,自己的灵魂是该属于这片土地的。大山多么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啊!这片片洁白的雪花,就是大山可爱灵巧的孩子,她们唱着歌轻轻落在父亲的头上、脸上、肩上、背上,为父亲盖上暖和的棉被。她们笑着向父亲说:“父亲啊,您快快安睡吧,这儿准保暖和!一觉醒来,春天就到了。”

耳边隐隐传来细细的水声。银溪!我呼喊着狂奔而去。然而,记忆里的银溪,她还在吗?我沿着模糊的记忆一路寻觅,银溪藏身在深山林中,一座独木桥下。我从小径边青黑的石块儿走下去,站在枯草丛中。草丛里一道白,一道暗黄,想必是淘气的雪姑娘为它披上了花衣。衣摆下,溪水清亮亮、活泼泼向下流淌,依然不改旧时的模样。时光如逝水,新与旧,变与不变,大约都是这水中的倒影吧。

【篇二:悟静】

诸葛亮曾在《戒子书》中说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错,正如他所说,人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慢慢受熏陶,才会养成高尚的品德。心无杂念,无顾忌,专心做事,方能成就一番大事。

何谓“静”?没有声音是静;专注办事是静,心无杂念更是静。静乃修身之本,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孔子老人家毕生心如止水,静静地悟着儒学,成为了当世大儒,这,难道不是静吗?人生的道路慢长而又曲折,与其急欲绽放,不如静待花开,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而又缓缓地前行。

静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前有夏承焘先生大量阅读文献,提高了文学界词学研究的总体水平;后有董卿静心阅读,出口成章,在每一次主持中体现从容的智慧。他们都通过静来提高自己的修养。由此观之,静是打开人生这扇大门必不可少的一把钥匙。

静能给人带来无限的自在。王维的后半生在山林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一份难得的自在。他的诗,都有着深山林里的景色,诗句中透露着他那份特有的宁静,无论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是“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都埋进了王维那份静居带来的从容的种子。由此可见,静可以给人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静还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无论是钱学森潜心钻研原子弹的秘密,还是居里夫人认真研究镭,无一例外都是为社会,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由此观之,只有静才能成就大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人安静的生活,哪怕只是静静的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海德格尔这一句话道明了“静”一字,把静的作用写的淋漓尽致。是呀,无论是望着天空上的浮云,还是细细聆听耳旁刮过的风声,都实在美妙!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