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科学的作文】
在寒假里,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美国游学活动,访问了梅萨小学。其中有一堂科学实验课特别有趣,也受益匪浅。
记得那天课马上开始了。同学们都坐在围成了“MS”形状桌子边的高脚凳上,教室里溢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老师进来了,拍了拍手,霎时间,一切都安静下来。这时老师开始讲话: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的科学课要研究的是‘有关鸟嘴形状决定鸟的食物问题’,每组都将拿到一盒大小不一的豆子或种子,还有五把不同类型的夹子。豆子形状较大,我们可以假设认为是大虫子,种子体型较小,就是小虫子或它们要吃的小食物。夹子主要有如坩埚夹,发带夹,不锈钢夹,镊子还有筷子等。我们可以用这不同样式的夹子来模拟不同的鸟嘴。下面请同学们用“不同的鸟嘴”,在三十秒的时间内看看,鸟嘴夹了几粒豆子或种子,并把它登记下来,最后得出结论。”
“Isitok?”老师继续反问。
“Yes,teacher。”同学们大声回答。
然后同学们依次排队领取一盒豆子和种子,还有五种不同的夹子。美国同学示意,让我们先来。一位同学拿出手机,调至计时状态,我手拿一双筷子,冲一颗又大又圆的豆子下手,豆子体型大,筷子夹得较牢,不会半路脱落。我用力夹着这颗豆子,成功将它送到了鸟嘴里,嘿嘿,看来筷子容易夹大豆子。于是我专门针对大豆子发起猛烈攻击,三十秒内,我夹了十二颗大豆,零颗种子。于是,我又换了另一个扁扁小小的不锈钢夹子,兴趣盎然地再次对大豆发起攻击,可这一次好像不大对劲儿,大豆怎么也夹不好,用力点,大豆就会来一个“金蝉脱壳”。“啪”的一下重重地摔回盒子里;轻的话,豆子又轻轻地滑回盒子里,经过多次夹豆失败后,我只好叹了一口气,垂头丧气地去夹那些体型较小的种子。没想到,用不锈钢夹小种子显得异常容易,轻轻松松地抓起一颗又又一颗的小种子,并且一个不少地安全送到鸟嘴里。
哇塞,自然界的生物就是如此有趣又奇妙,我认真地写下了实验结论:鸟嘴的形状会决定它以后吃什么。它们越方便吃什么,鸟嘴便会慢慢进化成越方便捕捉那种食物的形状。
哈哈!我想这就是生物的进化,通过实验让我们自己得出科学的真谛,我想这也是这堂科学实验课的有趣所在吧!
【篇二:村晚扩写】
初夏时分,夕阳西下,清澈的湖水将太阳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几只飞鸟掠过水面,爪尖一点,水面上便荡漾开了几圈水波,那几只鸟见了,便乐此不疲地玩着。微风轻轻拂过,一片叶子从树上飘落,懒懒地打着旋儿。一旁的水草见了,也慢慢地弯下了腰,点着水面。风轻轻吹着水,水随着风懒懒地爬上了岸,又滑了回去。
在湖的一旁,有两座相连的山,山上满是清脆的鸟叫声。鸟儿们从这座山飞到那座山,又从那座山飞回了这座山,夕阳缓缓落下,恰到好处地落在两座山之间。此时,这两座山,在夕阳的映照下,变成了金黄色,远远看去,就如一只金灿灿的鸟嘴正在衔着一颗火红的珠子。夕阳继续落下,全然不顾那些喜爱此景的人们,慢慢地“进”了鸟嘴,最终消失在清澈的湖水中。
突然,一阵优美的笛声传了出来,悠悠地回荡在林间,循声望去,只见在森林里,隐隐有个牧童的影子,笛声正是从牧童嘴里的笛子发出的。牧童横躺在牛背上,半闭着眼睛。他随意地吹,吹出了自己的心声,吹出了森林,吹出了鸟鸣,吹出了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