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爸爸郁闷了】
今天中午爸爸跟着走亲戚,回来的时候郁闷了。
原来,爸爸妈妈都是本分的一般小职员,每月靠着基本工资,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衣服旧了,妈妈就洗洗,把它修剪一下,可能就给我改穿了。经常是爸爸妈妈旧衣服最后做了抹布,可以说是节俭的模范。
爸爸经常的话是:“不能浪费一分钱,节约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甚至妈妈和爸爸到超市买东西,装食品的塑料袋,妈妈也是用来装垃圾。用妈妈的话说:“能省为什么不省呢……”
这样,我们的生活过得好稍有盈余。可爸爸今天见到了好久未见面的姑姑,和叔叔。他们坐在一起,说起来这两年的规划。叔叔说:“他在长春买了一处楼,买的时候是一平方2000元,现在可以卖到8000一平,那么112平的楼,你算算我赚了多少钱?”叔叔对爸爸说。姑姑接着说:“我带你们看看我新买的车库,原来是一家的车库,我又买了相邻的一家,这样,我把两家连在一起,打开了,就相当于农村的小三间房,价格吗,应该也是有盈利”姑姑也很开心的说。
爸爸虽然当姑姑叔叔的面子,说了不少好话,可回家对妈妈说:“看来,我们也得改变观念,光省钱是不能有太多的钱的,一定要想办法,给孩子多存点钱,不然,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会很落后,还会拖了国家的后腿呀”爸爸这样说,我感到了他十分不开心。
也许是爸爸妈妈的观念太过于保守,或许是爸爸妈妈没有这样的机遇,反正爸爸妈妈就一直过着省吃俭用日子。
我不知道如何帮助爸爸妈妈,但是,我也觉得钱多了是不是可以更好的有机会选择更好的生活呢!
【篇二:古韵悠悠盈余心】
深邃辽远的蓝天下,秋风徐来,枯枝摇曳瑟瑟作响。树影斑驳光影交融下,独品一杯香茗,翻开一卷卷古诗文,一页一页,书不尽的历史,书不尽的抱负、激愤、迷离与情愁。不尽凄美的环境下,渲染出那个年代的激昂、低沉与惆怅。
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像历史流沙里的点点珍贝,点缀着我们眼中那些枯燥的时代,熠熠生辉。第一次与它接触,它带着一股丝毫不同于现代的沉韵似清风般扑面而来,轻浮的灵魂仿佛都被其镇压,仔细品读,感悟这份历史沉淀的精华,不禁地古韵盈心,被其左右。虽然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但阅读古诗文着实可以与作者一同品味生活的情趣,分享他们的快乐;也可以一同经历命运的坎坷、感受生活的低潮与高潮,倾听他们的叹息。联系自己,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这种相契相合的默契,真的使我愉悦,仿佛在一个不曾知晓的年代平添了知音。
立于历史之巅,感慨词人的伟大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诗人多少激愤,吐露的理想和愿望又有谁能真正瞭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又是一份怎样的炽热忧民之心,一份怎样博大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份忧国忧民之情让人也为之动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向我们揭示历史会永奔不息,但辛弃疾的哀国之痛会磨灭吗?滚滚的清江水汇聚了多少国人血泪,恍惚中,诗人独立寒山,涕下悲怆,鹧鸪幽啼……
敬畏陶渊明,敬畏他的刚正不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度,钦羡陶渊明,钦羡他平淡的乡村生活,质朴自然的诗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一个视功名利禄如粪土、憎恨污浊的陶渊明,好一派平淡的生平,惬意的生活。
喜欢李清照的寂寥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凄寥美景,拨动了人易感的心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心里像下起了雨般随她一同多愁善感。宋词有它独到的韵味,婉转悠扬,缭绕心头。
纵观历史的长河,穿越千年的尘埃,淘洗一片片幽香的竹简,遒劲的字体向我们呈现亘古不变的精神。千年积淀千年的古韵,宿命般与它相识,愿我能汲取能发扬光大,让历史流沙中永远闪耀着它们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