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敢于面对自己】
人的这一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最好的朋友同样也是自己。吓唬别人的人未必是强者,吓唬自己的人必定是弱者。
人生有如琴弦,你既可以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也可以制造出令人厌烦的噪音。人生的一大任务就是弄懂我们擅长哪些曲调,并学会在需要的时候将它弹奏出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可爱、没有价值,那么又哪来的勇气来面对自己?
从以前的故事到自己现在的清零,就好像我隔一段时间就要整理或者格式化电脑一样,在压缩沉淀之后才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人的承受力都有一个底线限,但我发觉随着任职的范围扩大,自己的底限在不断降低,直到低的不能再低时,会怎么样呢?要么事感到灰暗恐慌,要么是逃避。这好像是在讨论宇宙的乞讨,究竟底限可以低至何处呢?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在降低标准的同时这同样是一个更包容更宽容的过程,这也必须允许不同的状态存在,而不只是原来所能承受的。向红十字会的口号,不管是战争还是疾病,生命权、生存权高于一切,敢于面对自己的人才不会将自己原有的本性推至到山谷。
任何人都无法将你放弃,只有你自己放弃你自己而已。
人的存在叫做生存,我一直以为,人的生存应当那个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诗人活生生的生存活动,即我是如何生存的;第二个是人的生存是为自身的,也就是说我的生活应该是我想要的那样,如果以上的第二种特征已经存在于你的心中的话,那表明你真正地关心自己的生存方式,从中得到内心宁静对于自己来说弥足珍贵。这种自珍感不是产生于某种特定的心理效应,而是产生于由衷的认同,生活中的一次抉择足以说明这一点。如果连一种特征都没有的话,那又何谈得起自己本身呢?
我的人生观告诉我;敢于面对自己从本质上应当是他本真的整个现实存在,而不是苟活性命。
【篇二:《湘行散记》读后感】
月光如水,照进了我的房屋,照在了桌上那本《湘行散记》上。
如果你细读这本书。不难发现,书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写水手。书中精细的描写,让我重新穿越回了20世纪,目睹了水手的生活。
当时,当船向上游走时,必须有一位水手跳入河中,不管天有多冷,水有多急。稍有不慎,下场只有被大浪冲走,直接就殉职了。他们还只能拿到几乎没有的收入,能填饱肚子就已经不错了!
不过,当时有人同情这些英勇牺牲的水手吗?没有,对于官绅富豪来说,他们只是被看做一粒尘埃,在这世上,可有,可无。他们哪里懂得劳动人民的艰苦?他们,只会享乐。而不是像劳动人民那样,用双手去创造快乐、幸福。
在元朝,这样的现象也很严重:当时分为一、二、三、四等人。四等人杀了一等人,非偿命不可,而一等人杀了四等人,只用付一头毛驴的钱即可。好在,现在劳动人民的利益被彻彻底底的改善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手们已不必下船冒着生命的危险拉船了。而且,劳动人民已经与其他人平等了,可以幸福地生活。死时,有一声浩浩荡荡的队伍来为他来送葬,劳动人民从一定的意义上讲,终于获得了在社会的生存权、平等权,面对这点,我非常高兴,同时也非常欣慰。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国家可以真正的做到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