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南郭先生逃跑之后】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南郭处士想:自己虽然不会吹,但是我一个人混进三百人里,谁又能发现呢?就这样南郭处士轻轻松松地混进了吹竽的队伍里。齐宣王听了他们的演奏,非常开心,便发了很多粮食给他们。齐宣王死后,闵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听,南郭处士吓得逃跑了。
南郭先生逃跑之后,生活非常困苦,因为自己什么本领也没有,什么工作也找不到,只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他想:“没有真本事,真的没办法生活,我要去找吹竽的高手,拜他为师,重新学习吹竽。”于是,他四处打听,终于打听到一位吹竽高手叫韩宿。他恭敬地走进了韩宿的家门,说:“我是南郭,想拜您为师。”“原来是这样的,我先考察你一个月。”韩宿说。南郭先生非常高兴地说:“请受徒儿一拜。”韩宿听了忙说:“我还没答应当你师父呢。”南郭先生说:“我一定会努力的。”韩宿想:“这个人如此好学,一定能教得好!”
从此,南郭先生非常努力,早起晚睡,韩宿看着连连点头。
一个月过后,韩宿满意地说:“这段时间,你表现不错,我便收下你这徒弟了。”南郭先生万分高兴。这一晃5年过去了,这时的南郭处士吹竽技术竟高于师父了。
有一天,韩宿对南郭先生说:“我教不了你了,你也该下山了。”南郭先生依依不舍,双膝跪地:“请受徒儿一拜。”说完含泪离去。韩宿想:这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南郭先生又回到了齐国,刚走进城里,就被人告到了闵王那里,官兵把他押到闵王面前,闵王要治他的罪,他赶紧辩解:“闵王,我真会吹竽,不信我吹给你听。”
吹完之后,闵王连连鼓掌,不仅没有治他的罪,反而给予重用。
南郭先生终于明白了:人要有真才实学,要讲诚信,要脚踏实地,做实事,才能成功。
【篇二:成语故事新编——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它讲述了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几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要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的故事。故事中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混吃混喝,没有真正的本领,而到了展现实力之时,就只能落荒而逃。南郭先生非常狼狈也非常狡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这些类似的事情。
相信大家都有过校园生活吧,而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背书了。今天老师让同学们背书之前,说:“还有谁没会背的站起来!”听到这话,同学们立刻感到了不安,有的人脸色苍白,有的人低头不语,但却没有人站出来。因为他们害怕老师有什么惩罚。老师望了一眼我们,然后让大家一起来背诵,当然会背的人就很放松,大声背诵起来;而有些人就只是靠嘴型,但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装作很会的样子,连老师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小华,你起来为大家背一遍。”老师瞟了一眼小华,说道。只见小华满脸通红,“唰”的一下站了起来,像个木头人,动都不敢动。老师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不动声色,又叫了小刚、小明等人。你猜怎样?叫一个中一个——都不会背!顿时间,班里炸开了锅,只有老师和他们几个人不言语。见此情形,全班安静了下来。老师开了口:“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能不懂装懂,像滥竽充数里的主人公南郭先生一样,但最终还是会原形毕露,希望大家下次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这一次如果你们不撒谎,我不会骂你们也不会惩罚你们,而你们不诚实,欺骗别人,欺骗自己,这和南郭先生有什么区别!站着的同学把课文抄一遍!”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明白了吧,只有你真正的拥有真才实学,才能有成就,不要做南郭先生一样的小人。当你有“随便混混”这样的心理之时,不如想一想滥竽充数中南郭先生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