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把时光留住】
我愿把童年的美好时光留住,留在老家,那个大大的木柜子里。
老家的木柜子极漂亮,柜门上镶着玻璃做的五彩孔雀,阳光从窗棂懒洋洋地照进来,映得柜子上像是镀了一层光。我还是个小不点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大大的柜子像是海盗船长的藏宝箱,大人们总是神秘兮兮的打开柜子,掏出许多好东西。
除夕夜,吃年夜饭之前,奶奶总要招呼着我们到柜子跟前去,然后突然富有童心地眨眨眼:“把眼睛闭上,不许偷看,手伸出来。”我们尽管好奇,也只得乖乖闭了眼,不久便觉得手上一沉。奶奶却仍是不让我们睁眼,直到她小心地把柜门关好,才揉揉我们的脑袋:“好了,睁眼吧。”我们早已等不及,看向手中,眼刷的一下亮起来:“大白兔!”“还有红包!”“我有一个辫绳!”我们唧唧喳喳的给奶奶拜了年,迫不及待地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真甜!”那时候,过年的一把糖,可以甜上好几天。
晚上睡觉,爸爸打开木柜子,从最底下的一层拿出一床又大又厚实的被子:“过年有新被子盖哦!”我扑到被子上,恨不得整个人都陷进去。“真暖和,被子是被晒过吗,有阳光的味道诶。”盖着舒服的被子,除夕夜,踏实的做一夜好梦。
我吃下最后一颗奶糖,把糖纸展平,郑重地放到柜子里,用几个空红包压住。然后把床上的被子叠整齐,小心地放回最下面的一层。一同放回去的,还有小时候捡的奇奇怪怪的石子,过年没放完的鞭炮。
我原想把他们带走的,可带走了,又怎样呢?大约过上几年,就会扔掉吧。所以我把它们,重新放回我的藏宝箱,让它们留在这,留在我的桃花源,留在这个有皎洁明月,点点繁星,鸟语蝉鸣的地方。
把那些最快乐的时光,留在我的木柜子里,留在我的记忆里。让美好的时光,一直美好着吧。
【篇二:我是收藏控】
从小到大,我喜欢收集各种东西,最主要的两种是石头和硬币。
我非常喜欢捡石头,每捡到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都要把它放进我的“藏宝箱”。我爷爷是个地质学家,每带回一块石头都要带给他“分类”,然后再把石头放在宝箱中和它属于一类的地方。渐渐地,我也学会了辨认页岩和石灰岩。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仔细寻找我最心仪的可以供我收藏的石头。那个地方可以大到我旅游过的国家,如德国、新西兰、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也可以小到一个瀑布,一条峡谷或一片森林。每次把一个个,一袋袋石头带回家后,总要进行细致严格的分类。有的会成为“上等品”,被放进一个小盒子收藏起来,而另一些不是很完美的,会被放进一个大一些的小筐子。成为“上等品”的,出类拔萃的石头是非常特别的。有的非常漂亮,就像一颗颗钻石,比如我收集的一块晶莹透亮的鹅卵石和一块黑得发亮的石头,上面带着一道道翠绿的花纹,像一道道闪电;有的年代悠久,像一块块化石,比如我在澳大利亚海滩上捡了一块贝壳化石,上面有古生物爬过的痕迹,还有一块在青海发现的页岩,据我爷爷说,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了。
除了石头,我还收集各国各式各样的硬币。我有两枚中国1986年的一元人民币,还有一些欧元硬币,有一元的、50分的、25分的和一些小零钱。去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搞到的一些小硬币,零钱之类的也被我珍藏了起来。以前不会说英语,也不会阅读英文,就驴头不对马嘴,各国的硬币对不上号。现在会了,在仔细辨认硬币上的字迹,看看到底是哪一类硬币,觉得非常好玩。还有,今年暑假去加拿大带回来的一袋硬币也同样好玩,我还认识各个硬币上的头像是谁,如各国总统、主席,还有不少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不仅这样,我还知道了各国硬币与中国硬币的比例,如加拿大硬币是1比5,美元是1:7。
收藏仅仅是为了好玩,也是一种习惯,没必要仔细挑选收集目标,从火柴盒到汽车轮胎,没有什么不能收藏的。我是一个收藏控,一个疯狂的收藏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