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冬日遐想】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吟到此诗,还真有点“吟诗情至碧霄”之感。
秋风肃肃,阵阵凉气,使不少花儿凋谢枯萎,唯有菊花争妍。看到各种颜色的菊花,我想到了它的美,又想到了我自己。如今寒冬将随秋的离去来到大地,走进人间,他是男性化的代表,他会与他的兄弟——松、竹,还有他的夫人——梅,一起共同装扮那银子般的冬天。
冬日,蛙沉睡了,它在睡梦中会梦见什么?它会看到这一片片银色的大地吗?
冬日的北风已站在了起跑线上,它是最厉害的,它在等着冬的一声令下,然后向前冲刺,用尽全力地跑,直到冬的一声吼叫,它才停下来。因为北风是最忠于冬的,冬是他的主人。冬将驱使北风跑,北风跑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必定会向它“点头致意”。于是,人们就会裹紧衣服。此时,很少有人在外面活动了,人们开着空调,呆在家里,体验家的温馨。
松、竹两兄弟丝毫没觉得冷,他们和平常一样,不怕北风,和冬的女儿——雪一起,站在大地上,保持自己的本色,他们共同演绎着一场无声的电影。
雪,漫天飞舞,飞到田野。往日“雄战百斗”的昆虫们已无往日雄风,耐不住雪姑娘的严寒,一个个魂归西天了。
冬,以他的威严,装扮着大地;以他的威信,在人们心中扎根;以他的仁慈,让孩子们尽情地玩耍……
【篇二:与筝一起走过的日子】
曾几何时,古筝出现在我心,静得恍若不存在似的,在平静的心性面前,是那么无敌。恍惚着,陪伴我的筝啊,我们密不可分。
抚筝,音由心生,听我琴即听我心。我爱它,不因它的雕饰,不因它的木质;或因一个转音,或因一个不完整的音,更或许,在古筝的世界里,才有一个真实的我,不同于城市的面具之下,卸去了繁华与浮夸。品得古筝之人才知晓,当那纯熟优美的音符流泻下来时,弹出的是心。低沉深奥,催人泪下,凄凄冷冷,宛若惊鸿……
朗月之下,白衣女子,三千青丝,袅袅婷婷朗月之下,衣袂飘飘,十指纤纤,轻身筝前,颤按滑吟,或比之玓瓅,或玓瓅只不及。“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或寄情于音,谓之“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筝美,曲美,情美;美在韵味,美在纯净,美在飘逸,美在典雅古朴……
拂过筝面,似拂我心。一曲《雪山春晓》“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音者乎”谓之“平生无所谓,愿作乐中筝。”或名曲《高山流水》,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伯牙与钟子期为佳谭“琴声含雅韵,弦外觅知音。”也许是出自骨子里的野性,《将军令》为我最爱。那风流将军,高坐汗血宝马,雄战沙场,鲜血迷离了双眼,照应的残阳分外惨烈。寒剑莫听奔雷,长枪独守空壕,执之枪血战八方,誓守山河多娇。风起云涌,满天飞沙,美得窒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已分不清去曲和景。
筝是一个风韵成熟的美女,向你招手,对你微笑:筝是一朵妖娆绯色的罂粟,沉醉其中,不知返途;筝是一杯陈年酿造的红酒,芬芳扑鼻,沁人心脾。
与筝一起走过的日子,与众不同,为她欣悦,百转柔肠,为她落泪。倾我一生一世念,愿与我筝,傲视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