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与书为友拾阶而上】
图书,人类进步的阶梯。
曾经几时,尼采、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在我的窗前辩论;鲁迅、高尔基、海明威在我的案前演说;老庄、孔孟、韩非子在我的灯前讲学;还有伊索、安徒生、格林在我的枕边低吟……
然而,当教材、参考书如胡人一般侵占了案头、书柜时,这些名家都悄然离开。我投身学海本应是向着渊博靠近,却只是更加的闭塞。我像个盲人看不见古今,我的眼界在迅速变小,我的头脑在不断木讷,我的思想日益肤浅……我在倒退,所以我呐喊:
让经典回来!
夜里,当满脑子塞满“α”“β”等数学公式时,我选择与李白为伴,随他游览祖国山河,同登天姥,遨游太虚,体味他一生的传奇,听一夜的浪漫,心情好不愉快。
当被小人“阴”了,郁闷的我与司马迁促膝,品古论今,看尽天下嘴脸,英雄、伟人、庸人、小人尽收眼底,谈笑风生中变得释然,那些苦事愁事也在莞尔一笑中散尽。
闲来无事的周末,我选择与老庄品茗,听老子的“上善若水”,谈庄周的“暖然如春”。《道德经》、《齐物论》、《逍遥游》……一本本翻在手,心境在不知不觉中平和,修养在一点一滴中提升,连三伏酷暑下也有清风徐徐的感受。
挫折来临时,我与“波莉安娜”为伍,灰心丧气自卑时,我与“莎拉”携手,硬汉海明威驱赶我的软弱,培根清扫我的迷惘,“小王子”维护我脆弱易失的童真和善良……
书,那长得像砖头的书,其实就是古今中外的大家们留给我们的台阶的一部分啊!品一本好书,便是上了一级台阶,石阶两边散落着诸如“智慧”、“冷静”、“勇敢”、“纯真”、“旷达”的小花。我们一路攀登,一路采撷,用这些美好装点我们的内在。
课本,常常给我们的是技能,然而,经典给了我们文化。学习之余,经典不可遗忘,与书为友,与经典为伴,拾阶而上,到达人生素养真正的高度。
【篇二:我眼中的庄子】
庄子淡汩名利,拒绝利诱,乱世之中,独做清流。
当时群侯争霸天下,庄子不愿同流合污,便隐居山林专心著书,他将“贵生,为我,达我,忘我”归结为道我合一。“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文笔清新幽默,加入想象,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教会人们做人处事的道理。“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善用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意趣横生,汪洋恣肆。总体来说,庄子的文章极具浪漫主义风格,赢得无数文学人士的仰慕,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脱离了当时语录体的形式。
庄子学问渊博,无意仕途。
曾游历过很多多国家,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曾一度受到好评,被楚威王相中,想收了他做相国,庄子拒绝厚礼,日: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效祭之牺牛乎?子独不见郊之养食,衣以文绣,以刀大庙,当是之时欲为河豚,岂可得乎亟去,无污我。庄子言下之意让使者快快离去,不要玷污了他,自己宁愿终生归隐山林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愿被国事束缚。他终生不做官,只为让自己身心愉悦。
斯人已去,虽死犹生,尽管他早已不在人世,但他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都给予中国历代思想家以深刻的影响,在中国的文学及思想界都有着重要地位,《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都集中反映了庄子倡导的自由主义思想,发扬了老庄哲学,传承了老子思想。
诸子之中,孔武权谋,王诩迷信,惠施势力,韩非冷酷,在我眼中,唯有庄子,不惧风雨,用言行做出表率,影响着我们,引导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