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缝纫机老物件作文】
外婆的卧室里,放着一台缝纫机。这台缝纫机,也有四五十岁了,放到现在,也算是个稀罕物。我一直觉得现在商场里什么样的衣服都有,根本用不着什么缝纫机。可外婆依然不死心,她认为早晚会有用处的。从小到大,什么衣服、裤子破了,妈妈总是摇摇手,不以为然地说:“破了就扔了吧,下回去商场再帮你买新的。”每当这个时候,外婆就会急冲冲地跑出来,就好像事先有预料一样,一把抽过旧衣服,不停地唠叨:“丢,丢,别忘了我还有缝纫机呢!你们能省就省点!”说完,一边认真观察着破衣服,一边走进房间。没过多久,“吱嘎吱嘎”的声音传了出来,外婆正踩着踏板,与缝纫机共同演奏一首绝妙的乐曲呢。
这些年来,外婆用这台缝纫机为我们省下的钱没有上千也有几百。只是时间太过于漫长,让我们不易察觉罢了。所以这台缝纫机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可有可无的。直到这件事情,让他在我心中的位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九岁那年的某一天,我们合唱团要去外面进行汇报演出。演出服是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一拿到手,我便爱不释手,把它穿在了身上,不顾家人的劝阻,出了门。我来到小区一个鸟语花香的一个林子里,享受着温暖的春风,衣服的绵柔轻轻的滑过我的身体。突然,“吱啦”一声,衣服被树枝划破了。这下,我惊慌了起来,抬起腿往家跑去。妈妈看到了,忙上了网,想再为我买一件。可是没想到,这衣服是独特定制款的,没有相同的。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外婆走了出来,看了看衣服,骄傲地说:“放心!我还有缝纫机呢!”我看到了希望,把衣服交给了外婆。我跟随外婆来到了她的房间里。外婆戴上了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打开古老的缝纫机。缝纫机里边的针板、下插线钉已经泛黄了。外婆踩着踏板,扶着缝纫机左侧的上轮,移动着衣服,任由针线在我的衣服上跳跃着,丝线就这样一圈圈地缝在了我衣服上。不一会儿,衣服就缝好了。如果不凑近一点仔细看,绝对看不出它是被缝补过的。衣服上的凤凰在花一般的金边上方,展翅翱翔,显得更加生动了。我一个劲地感谢外婆,外婆却摇了摇手,微笑着说:“你还是去感谢一下缝纫机吧。他虽然老了,但还是很有用的,要是没有他,我还真缝不好衣服。”于是我来到缝纫机旁。他正静静地立在那儿,盖上了一层布。我贴近他,看看、闻闻,轻轻地抚摸。
我想,此时此刻,他应该能感受到我心中的谢意与敬意。
【篇二:缝纫机扣动我的心弦】
时间荡涤着过往,记忆如烟云般淡去。而那唯一扣动我心弦的,是承载着童年的缝纫机,是令人难忘的祖孙情。
推开仓库的大门,一股记忆的味道扑面而来。我快步走到一台缝纫机前,抹去上头的灰尘。闭上眼,轻轻拨动缝纫机的上轮,一遍又一遍。转动的上轮如时间的回转,如心灵的交织,渐渐的,便将我带进了如花般的童年。
红日初升,点点暖胸怀。
青瓦房,红砖墙。这就是我与外婆共度美好时光的水乡。一零年的那天,外婆从县上的商场里。搬回来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从此,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她的缝纫工作。记忆里,外婆的手艺非常高超,村里各色的破布料。只要经外婆一画,一剪,一挑,一缝,就会如出一新。而我呢,便坐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针线在外婆的手中翩翩起舞。手艺一好,做的衣服也就多。每当天刚微明,外婆便坐在缝纫机前,开始了她的劳作。那时我们家虽不富裕,可我却被这小小的平凡暖了胸怀。
月色朦胧,缕缕动心弦。
那年过冬,天气特别寒冷。年少不识愁滋味的我,只是如往常一样自顾自的玩耍。而外婆呢,却为了我的冷暖开始加班加点了。
夜幕降临,白雪纷飞。我早早地上了床睡觉。不知过了多久,当我迷糊地从睡梦中醒来时却还能听到缝纫机“哒哒”作响的声音。我走出房门,向正在工作的外婆问道:“你不累吗?”外婆抬头冲我一笑,说道:“不累,小鬼,怎么还不睡觉?”那时我哪里晓得,外婆的手早已冻得通红,双脚也已累得麻木了。至今,每当月色朦胧之时,我仍会忆那扣动我心弦的场景。
如今我已搬到城市来居住。商场中各色各样的衣服,怎么都没有外婆做的暖和。我知道,那是因为衣服中没有浓浓的情意。
那台缝纫机至今扣动着我的心弦,因为我清楚,它承载着我的童年,承载着那最朴实无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