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心仪芙蓉不染尘】
碧波荡漾因莲的洁美而发生一派清流韵味,小河露角,红白交融,花的挺立,香的萦绕,色的渲染,让污泥沉默在鱼儿的嬉笑中,让乌云退去色泽留下光与影的交织。一池荷塘几株芙蓉,用唯美的自己帮助世人,发现碧海蓝天下更多的美。
古人常训诫自己“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由此看来人们一直崇尚要先做好自己。如若伯乐不修有一双慧眼,骈死槽枥间的马驹何有千里之名?我们不仅要拥有一双“慧眼”,还要拥有一颗洁净的心。
世俗之人常以自己偏狭之眼把乌鸦看作不吉祥的鸟,认为它乌黑的羽毛划过天空即是一道丑陋的裂痕,它的鸣叫在月黑之夜抖落一树晨霜,留下荻秋说不尽的萧索。种种不快人意的特征让人们对它嗤之以鼻,水墨点染的青峰碧水画只有莺与鹭的倩影,没有那位画匠会去做乌鸦的随笔。但是有人看到乌鸟反哺,情意深重,在案前写下“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肺腑之作;有人看到乌鹊乘风归去,风姿绰约,吟出“乌鹊南飞,何枝可依”的不朽篇章。
乌鸦能够洁身自好,虽然不曾身披彩凤化作浪迹云端比翼的凤鸟,但是它有一颗洁净的心,反哺的真情,搏击苍穹的豪迈,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阐释自己的美。
人们总是沉溺于城市夜晚那迷离不定的色彩,殊不知,踏在乡村泥土上的脚旁正有一棵怒放的紫罗兰,人们总怪身边的他和她带给自己怎样的烦恼或忧伤,却不知道闯入他人世界的自己又是何等的不如人意。如果我们只是一直陈列在柜厨中的次品碗,就不要去轻易的否认青花瓷的美丽。
蒲公英的伟大境界在于它对漂泊的无怨无悔,因为它懂的漂泊的人生更具有意义。徐霞客漂泊在山川之间证明了自己,普希金漂泊在日与月的光辉间让自己化茧成蝶,居里夫人漂泊在科学的世界中让世界震惊。他们不安于本分,不求庸华的生活,我们能说他们是次品吗?相反,他们是“正品”!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不断发展。
我们心仪芙蓉不染尘,是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因为它存在的意义证明了美的存在。
【篇二:善行净化心灵】
善行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善行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频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善行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善行是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对啊,多多行善,就像题目所讲,净化心灵。多做好事,就会使你的整个身体,包括灵魂都得到洗礼,让整个人的境界得到升华。难道行善还不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吗?
有了善行,你将会更加善良、更加快乐,我就有亲身经历。正月初的时候,朋友曾对我说过,西土塬很穷,有个善行组织会捐衣服、吃食给大王、三官庙等贫困村庄。我也没想到什么,回家茶余饭后的轻描淡写一句话,引得妈妈注意:“把你的小衣服捐给他们吧!”“可以啊,我都没想到呢!”随即,我和妈妈收拾起来。我收拾我的,妈妈收拾她和爸爸的,迅速的收拾了几大包衣服,书籍等。
我们驱车前往善行组织区域——大王。刚到村子,就吃了一惊;房屋都非常低矮,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当,人们也穿得破破烂烂,比平常村子要看起来凄凉好多。听妈妈说是因为地方不好,给农作物浇不上水,导致地里绝收,村子贫穷。
来到村内,我们刚把东西交给村委会,就看见村长把袋子放在桌上,很宝贵的样子。一出门,不知道为什么,村民们都对我们笑,还有些比我小的孩子在我们后面跟着,很不舍的样子。看到这一幕幕,我强忍着泪水,飞快地跑到车上。到了车上,我忍受已久的眼泪已无法控制,低沉着声音对妈妈说:“这些孩子好可怜。我以后还要多来几次!”
回到了家,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穿着我的旧衣服的小孩,争先恐后地叫着“姐姐,姐姐……”我不由得思绪万千。以后,我只要有旧衣服,还有那些课外书籍,都会毫不犹豫地捐给那些孩子们。因为我知道,他们需要帮助,还懂得,行善以后,心里会很温暖、很快活。
让善行在我们身边处处开放灿烂、美丽、鲜艳无比的鲜花吧。善行是净化心灵的水滴,为了不让心灵有染尘,还有什么比善行的效果更好呢?
【篇三:莫待无花空折枝】
秋意浓,眼前的这棵桂花树,飘来淡淡清香……
阳光下,满树的桂花闪烁着金色的亮光,却刺痛了我的心。一年(2)班——多么亲切的名字,而如今,却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留下的,唯有那桂花树下仅存的记忆。
曾记否,当我刚踏入这个陌生的校园,满是无奈与抗拒,可六年后,深觉遗憾和思念。多少次佯装读书,放肆打闹;多少次低声埋怨,叹息连连;多少次挨批受罚,眼泪汪汪……
记得以前在等待家长接送时,我曾与友人玩起“看谁接的桂花多”游戏。借着微风,我们站在桂花树下,手忙脚乱地用衣服接着一朵朵灿黄灿黄的桂花,我们跳着、笑着,乐在其中。无数朵桂花随风飘扬、翩翩起舞,像蝴蝶似的围着我们乱转,那清香沁人心脾,钻进了我童真的世界里,一直陪伴着我。
“下雨喽!”桂花接二连三地掉落,调皮地落在我们的发上、肩头,不知怎的,兴致忽起,我们竟随桂花转圈跳舞,“花谢花飞花满天……”,校园里充满欢声笑语。
如今,又是一个开花的季节,却再也没有欢乐的场景,空余我寂寞一人。
一束温和的阳光穿过桂花树打在我脸上,我忽然缓过神来,原来已无身边人,仅我一人。桂花仍旧像以往一样随风飘落,可同伴已不在身旁,心中不免泛起一层涟漪,忽然想起李清照曾说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抱了那棵桂花树,很久很久……
“时过境迁人不再,煮雨时光已染尘。”校园里的桂花美丽依然,馥郁依旧,然而,永远比不上那时的桂花。
【篇四:经常洗心,不使染尘】
苏格拉底说过,未曾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映射的内涵,放在我们生活之中,的确充满哲机与意味。放下我执心中的微尘,才能看到美妙的世界。
现实中,许多人似乎都非常忙碌,上班、升职、加薪、买房,生活中的烦屑琐事常常会令我们心生疲惫,我们会抱怨,我们会痛苦,仿佛在那指针下流淌的时光,变成了一把夺命的刃,逼迫得我们不断向前方奔跑着,于是,月的阴晴圆缺再与我们无关,鸟语花香也似乎只存在于书本中。你说,这世界是不是变了,变得冰冷残酷、不近人情。其实,这世界一直未曾改变,真正在改变的是我们的心境,所以,找个空闲的时间,去观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静下心来,侧耳倾听自己的心跳与脉搏向你吐纳的心迹,放下那沉重的包袱在夕阳下沏一壶茶,坐在长椅上,慢慢审视那身后大片被忽略的时光与风景,你沉闷的坏天气,才会一点点散去,成为一片可以驱散阴霾的太阳。
审视自我,检视生活,你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抛弃偏见。你才能在乡野之中遇见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你才会在前路坎坷时,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桃花源。你才能在身逢绝境时,处于坐怀不乱的境地。亦或,你会看到在田坎悠然放牛的牧童。正确的审视自我,就像是一场手术,将自己心中那微渺的病毒清除干净,驱走身心上的雾霾,我们也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当你觉得脚下的路变得异常艰难时,适时的回到自己的原点,回顾走过的路途,认真地审视自己,是否真正在循着心迹行走。现实世界是复杂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被影响的可能,也许一个决定,就有着将你推送至深渊黑暗的可能,审视自己的行为,探察自己的初心,才会能让一个人,在当下,在未来,走的相对长远些。
经常洗心,常常审视自己,亦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让我们微薄的生命个体,得以丰满。爱因斯坦,在刚开始时用宇宙常数建立相对论体系,结果被证明为错误,他并没有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而是审视自我,坦承了自己的错误,虽然犯错是不光荣的,但勇于检视自我亦是值得我们敬重的。而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未能真正审视自己的人,他们对于自身解读不够,一味注重前行的方向,反倒令后世的人唾弃。一代奸臣秦桧,在利益与权势面前迷失自己,最终留下了千古骂名,秦桧亦是没有做到审视自我,一味地放大自己心中的恶念,最终被后世唾弃的恶果。人之初,性本善,善念不会一直存在,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反省、审视自己,在审视中,我们狭隘的眼光会变得温暖与长远,我们所产生的负面情绪也会逐渐消失,对待人事也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像一个在黑夜里走了太久的人,审视自我,就像一条指向光明的大道,接纳它对于我们的作用,才会令我们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历史在岸,我们这些处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的确应当慢下来,审视我们的匆匆过往,也许它只是一缕缕微弱的光芒,但在我们正确的引导下,它必将成为汇聚光芒的太阳。
经常洗心,不使染尘,在这茫茫人海中,在这浩瀚星海里,用那检视的目光布下自己的经,在这沉淀岁月里定下自己的纬,我们的心与身必将同这伟大时代,一起见证灿烂,共沐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