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履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爱】

我的爱像李清照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与热烈,像陶渊明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追求与坚定。

我的爱是石缝中小草探出头来的倔强坚持,是山间不间断小溪的水流,是蝴蝶折翅后再次飞翔的信念。

我的爱在读书。

记得吗?汨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喟,奸臣当道,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寂寞郁结于心,愤怒、悲伤、无助……最后,他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中华民族悲鸣的泪滴,在温湿的历史夜色中流淌,然而,正是这一纵身之跳,屈原留下了他的高节与不屈,获得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融入历史的长河,成为中华民族盛大节日端午节最深沉的内涵。

我的爱在读书。

曾经知晓吗?黄州城中,把盏临风,昔日汴梁风光处,今日履履难行,词人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挫折,仕途的迷茫,理想的飘忽,抱负的沉寂……

于是,东坡隐居山林,他在一个个阴晴圆缺之夜,唱“大江东去”,感慨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他不为蝇头小利和“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东坡的淡泊名利及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让无数仁人志士惊叹和敬佩,我为之所爱。

我的爱是屈原、是东坡,是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

因为有书,我了解了他们,读懂了他们,所以我要坚持读书,坚持我的爱。

【篇二:又是一年花开时】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迎向光明;雄鹰穿过风暴的阴遏,飞向云霄;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奔驰原野;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萋萋芳华中,有和风煦阳,有暴风骤雨,即使寒冬来临,也应如一粒种子静静发芽,默默开花。等待即将到来的春天。

冬天慢慢走到尾声,可天气却依然寒冷,风雪吹进失落的心里,我不禁缩了缩脖子,打了个寒颤。学校组织知识竞赛,我和几位同学代表班级出赛,比赛中,由于过度紧张,我履履出错,幸亏同学们表现得好,这才过了初赛。我心里想着比赛的事,脚边踢起了石子,石子骨碌碌地滚了几圈,被一株小嫩苗拦住。我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它:细细的根须抓着略微开裂的泥土,纤细的茎上顶着两片小叶子,一片叶子的边角有些泛黄,我不由的同情起它来,即便它想要长大,也未必能经受寒冬的考验,迎来春天,正如我想为班级出力,却没顶住比赛的压力,出于同病相怜的心理,我为它浇了点水。

这天,我迷迷糊糊地背着参赛资料,忽然惦记起那株幼苗了。我来到室内,一眼便望见了那抹绿。根须越发长了,茎也粗壮了些,叶子颜色更深了,一片叠着一片,隐隐约约还能看出初长花苞的痕迹。我不禁为之一振,跑回家,又拿起参赛资料认真背起来。

总决赛的日子到了,过了初赛的高年级学生聚在一起,我早已将资料熟记于心,自然胸有成竹,成功地在个人回答中打败对手,并和同学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又来看那株花,此时,小小的红花开成一簇缀满枝头,我心里的信念之花也迎来了春天。

新的一年,那株花又到了花开的时候,收获着盛开的喜悦及路人的惊羡,而我的心之花也正因我的努力逐渐绽放。又是一年花开时,我也走过了人生的一个春秋,奔向美好的未来。铭记着那株花的花语:永不停息。

【篇三:与诗人同行】

时间,如清风,吹散了玫瑰的花瓣,却留下芬芳馥郁;时间,是流水,磨平了卵石的棱角,却留下光滑无暇;时间,像落雨,打湿了枝头的叶片,却留下生机盎然。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但是,它湮灭不了这些流传千古的诗人,隐埋不了这些脍炙人口的佳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是汨罗江畔不朽的词人,是忧国忧民的大夫,是民族精神的代言人。在那个多灾多难,战乱不断的年代,你可以选择清泉白云,每日与清风为伴,聆听山涧清泉,静品丝竹之音。然而,你却道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千古名句,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尽管你知道君王的昏庸无能你无法改变,国家的动荡衰败你无力挽回,但你一心只想救国,一曲《离骚》,亘古千年。可是,无情的现实还是冷却了你的一腔热血。最终,你披发行吟于江边,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哀绝叹息。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蝉,是举杯邀月的饮者,是左牵黄右擎苍的壮士。你的一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激起了多少青年的激昂斗志,你将挚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你将至情流动成笔下肆意的华丽,是你用肩膀承担起整个北宋诗词的辉煌。可是,仕途的失意,君主的愚昧,迫使你只能吟着“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踏上流亡的惨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你身为一国之相,位高权重,还不忘忧国忧民,体恤百姓。你奖掖“三苏”,使他们一家流芳千古,位列唐宋八大家。你才华横溢,写出万人传口的佳作;你豁达乐观,有份大度无人能及,古往今来谁又能及得上你。你就像一颗万丈光芒的耀眼明星,闪烁在北宋王朝的殿堂上

时间是在流逝,但是屈原的深情的执着,苏轼的坚毅的追求,欧阳修的坦然与大度,却被历史刻下了深深地烙印,在历史的史册中,永垂不朽。让我们与他们同行,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同他们一样,做一个爱国爱民的人。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