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来客】
夜幕降临,深蓝遮掩住了村庄,如此静谧。但人们又不甘于静谧。一盏盏微暖的灯光在深蓝的浓雾中闪烁,淡淡的散发出黄晕的光。
一连串敲门声撕裂了静谧的夜幕一角。门口站着的,是邻居家的女主人,端着一只白底的瓷碗,碗中的菜堆得像座山似的,似乎稍稍一摇动,它们便会一骨碌“倾泻”而下。
夜幕中的凉意趁机窜入屋内。妈妈打了一个冷颤,急忙催促着邻居进屋,又小心的将门虚掩上。
正巧,家中也在吃晚饭,邻居阿姨便毫不避讳地坐了下来,有一句没一句地扯起家常。白瓷碗上的“小山”渐渐低矮下去。妈妈又笑着将一大筷子菜夹给阿姨。
我坐在饭桌上,扒着饭,耳边萦绕的交谈声,便是最好的菜肴。
虚掩着的门被再次打开。门前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是村头的老伯。老伯冲着我们笑着点下头,几条皱纹立刻被拧在一块。他似乎对家常不感兴趣,打完招呼,便摆着厚实的灰绿的大衣,走到大厅,坐在赭红的沙发上。从大衣内袋中掏出一支深灰的盒子。盒中放置着一副折叠眼镜。娴熟戴上眼镜后,拿起茶几上的报纸,翘着二郎腿,一版一版端详起来。
交谈声与“哗哗”的翻纸声汇合、交融到一起,在家中缓缓流淌开来。叩击着我的心湖。涟漪一圈圈荡漾着。
接着,村庄像突然苏醒了似的,热情洋溢起来。端着茶杯的大叔,身体发福的年轻妈妈都推门而入。好在家中地方大着呢,丝毫都不觉得拥挤。只是一种名叫欢乐、热情的东西,在主人与来客的心中盘旋、激荡。欢笑声,交谈声,不绝于耳。
小小的村庄却蕴藏着大大的热情,大家被包围在其中,心贴着心,寒冷也随之驱散。大家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也能活得如此灿烂。
现在想来,城市的公寓是如此冰冷,十几户人家住同一幢楼,却被无情的铁门截断了,人们心与心渐渐疏远。一切都不再那么随意,欢乐。
我住在乡镇,每逢夜幕降临,便会细细聆听着只属于乡村的声音,感受着只属于村庄的欢乐。
【篇二:在路上】
“呀!这政府真是有钱没处花,一条好好的水泥路,要弄什么白变黑?”。
“是啊,是啊!你看现在的世纪大道,不知挖了多少个窟窿,到处出行都不便,上下班都累死累活的!”走在放学的路上,一连抱怨声钻入耳朵,再瞧瞧身旁被弄得像“地震”现场的路,这政府真是——有劲没处使!几天前不知为何,一夜间无数大小路都被一群政府派出的“熊孩子”开膛破肚,土堆石子遍地是,尘土满天飞,道路坑坑洼洼,交通处处堵塞,群众怨声载道。
日子如同翻纸般哗哗啦啦地过去,在百姓的不解中,世纪大道慢慢地露出她崭新的面孔:你瞧,厚厚的沥青平平整整地铺在地面上,新刷的斑马线,黑白相间,放眼望去,平坦宽阔的公路犹如一条黑亮的绸带向前延伸。绿化带上立着郁郁葱葱的树木,重新载种各种绚丽多彩的花儿,崭新富有艺术感的路灯……给小县城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呀!咱这政府还真行,小县城可真是旧貌换新颜啊!”“是啊,是啊,这城市形象工程不错……”放学的路上各种议论声又一次进入耳朵。
是啊!每次上学走在这沥青路上,我心里有种十分踏实的安全感!我不禁想到这几年咱们中国政府为人民干了多少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大到造航母发展一带一路,小到给农村翻新路,城市设备更新美化,中国正走在飞速发展的大路上,我们看到一条巨龙正在腾飞,在搏击万里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