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样的人令我敬佩】
升入初中的第一天,我便碰见了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神童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老话说得好,看人先看脸,果然不同凡响。只见此人长发飘逸,鼻梁挺得笔直,脸型偏锥,虽说戴着一副眼镜,但依然阻挡不住眼镜下那双炯炯神眼透射出的亮光,再配上他脸上的几颗黑点,一副书生气派,给人一种微风拂面的感觉。虽说长得“严峻”,但也不失可爱之气。先举个小例子吧,说他笑的样子,睫毛弯得像月亮,眼镜简直眯成条缝了,往常的小嘴,不知去哪玩去了,换了一个大嘴接班,活像切开的西瓜,再配上他换牙而形成的空洞,显得十分可爱。要不是他的声音比较沙哑,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初中生呢,就是火眼金睛,也甘拜下风。
他平时的爱好没别的,不像我们一样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也不去外面疯跑,而是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捧着一本书看。他看书看得如痴如醉,仿佛书是他的命,一放下,便会灰飞烟灭。看书时,专注的让人怀疑,只见他的眼睛,时而炯炯有神,时而黯然伤神,仿佛他也钻进了书里,成了里面的一个人物。有时,我们找他玩,不管我们怎样劝他,就连嗓子都哑了,他也稳如泰山,无动于衷。不管教室里有多吵闹,他依然没有任何反应,仿佛我们不在一个世界,我们活在玩里,他,却活在书里。又像是有人给他的心灵上了一把锁,永远也只把他定格在书中。我想,就是一个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老人,也很难做到这点吧。
要说他的品格,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对老师,朋友都推心置腹。不管老师布置的任务有多么的多,有多么的难,我也从来也没有见他没有完成过,并且大多数时,都是超额完成。又一次,上体育课,我渴的厉害,嗓子直冒烟,等回到教室时,他竟给我买了一瓶饮料,让我万分感动,不论什么时候,都心系朋友。
你说,这样一个热爱阅读、尊重老师、心系朋友的人,我怎能不佩服呢过?
【篇二:属于我们的共享时代】
这是一个共享时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想法涌现,似乎什么都变得可“共享”了。先举几个例子:共享单车让许多短距离出行的人骑上了自行车;共享书店让我们不用花很多钱就能阅读到名著与经典文学……这些“共享”使生活更加便捷,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体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我家旁边的公园里有一个“共享充电宝”的活动,一分钱让你充满手机的电量,听起来非常划算。每天清晨去那儿晨跑时,因为时间早,公园里人稀稀拉拉,跑过充电宝架旁时,总是发现那儿的充电宝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一个不少,好像未曾有人动过似的。可我知道游客平常都会来这儿借充电宝,难道是有工作人员来整理?我有些好奇,趁着“十一长假”的空闲时间在这里观察,一天下来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来整理,全靠的是游客们的良好素质。有时面前的充电宝放歪了,他们还会细心摆整齐,这大大便利了后面来借充电宝的游客。
看,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动作就能给别人带来舒适的使用感,帮助他人自己也会快乐,这无形之中体现了市民的素质。通过一个小小的充电宝就能看见庞大的社会形态,我不禁感叹:“共享产品”真厉害!
报纸上曾经有过一则报道:“广东一家餐馆推出了一项‘共享’活动”。这看起来非常普通,可你再继续看下去:你在这个餐厅买一份饭,要付双倍的钱,因为这暗示着你同意将这多出来的一份饭,赠予那些急需要帮助、饥肠辘辘的人,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慰藉。这主意很棒,用我们用自己多余的资源,去帮助那些缺乏资源的人,这不也是一种资源共享吗?果然这项活动一推出就取得了巨大成效:不但帮助了许多的可怜人,甚至还救助了几只流浪的小猫小狗。人人生活得更幸福,社会也更加和谐了。
共享,这个话题在现在已经不算稀奇,甚至已经见多不怪。而我们要的共享,是指用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去温暖他人。就如:义卖,“蓝天下的爱心”、“希望工程”等等都是属于共享范畴内的。开创、维护一个共享时代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这些青少年,正是中国的花朵,我们应当携手,努力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多更好的资源;同时,我们也要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让共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共享”科技,编织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这是我们的时代,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共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