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叶清香慰风尘】
大抵十年前,我才对端午节有了最初的记忆。
那时候,我能想到的,也不过粽子与五彩绳罢了。粽子,毕竟在当时是端午节独享的美味,当奶奶端着一盘粽子上桌时,我就知道过节了。可惜我当时懵懂,连这是什么日子也不问,就期待着父母或奶奶夹一块蘸糖的粽子喂到我嘴里。对,当时过节,家中只是我与父母、奶奶四人。如今来说是冷清一点,但在我那些时候的记忆中无一个粽子不是甜的,无一个端午不是阳光和照的。
至于五彩绳,我是又爱又恨。每当吃完粽子,奶奶就会给我系一条。自己编出来的,花花的,很好看。但我总嫌勒手腕,不是很乐意戴着它。但听奶说可以驱赶蛇虫,也就不曾拒绝了。别说,第二天与伙伴聚在一起时,人人手腕、脚腕上都挂着几条,若有人没戴,就是与众不同了。更有甚者,我们还会为五彩绳的花色比别人的好看而高兴一天。
可这些记忆,越来越淡了。
大抵许多人对佳节的回想,都随着时代慢慢褪色,我也不例外。自从六岁住进新居后,便与长辈时长不在一处,加上父母的劳碌,端午节就没了五彩绳,没了团聚,只剩从外面买的淡然无味的粽子了。真的,那时的端午,再无旧时兴味,早已不复当年。
可是,小学给了我一个偶然的契机,让我有幸重新品味曾经的味道。
三年级那年的端午,家委会组织我们去敬老院给老人们包粽子。我小时候可谓养尊处优,第一次亲手包粽子。我有点不大喜粽叶,一是有点苦,二是剥起来粘手,很麻烦。可我竟未发现它亦有可爱之处:当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几个巴掌大的粽叶,一阵幽香催动了嗅觉神经
一一我从不曾体会过天然的味道:微苦,但苦的让人心旷神怡。,这样我才定下神来,一勺勺舀糯米、塞蜜枣……大概苦等一个小时,终于吃上自己包的粽子,不过当时已兴尽,只品一口便已满足。
回想起来,这大抵是诸多中华传美食中少有的气息罢了。无数佳节时精美糕点是手制油炸出来的。唯有粽子,是用源于自然的粽叶,再裹着充盈着喜乐的糯米与馅料,蒸入些人间烟火气,才是粽子无法替代之处,每一口都是人间百味,回味起来,多少会让自己想起自己的本源,也何尝不是端午的意义呢?龙舟让我们记得我们是龙子龙孙,粽子让我们记得我们由自然而生……节日的灵魂,正是在于纪念与传承!
罢,如今盛上了一盆盆粽子。可怜一家人为学业,工作,就没时间停下来享受了。
十二三年辗转身,每因功利误良辰。
半心寥落何时著,一夜清香慰风尘。
回过头来,我还是依恋儿时的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