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浪潮】
我独自一人站在临海餐馆的栏杆边,任海风轻拂过脸颊。远处的黑天与海交织在一起,一个个浪潮正从那虚虚实实的接缝处涌来。
浪潮虽都向岸边前进,姿态却有所不同。
一阵响亮的水声传来,浪的尖头送出许多泡沫,在黑幕一般的海上格外显眼。白色的浪头像是一顶耀眼的皇冠,伴着那个浪一路向岸边大步踏来。我满心以为它会在礁石上溅出巨大的浪花,好映衬它夺人眼球的容貌。可它撞到礁石上后却像泄了气的皮球,浪花甚小,软弱无力,与它之前骄傲的来势落差极大。
又一个浪潮涌来了。它像海底的一条巨龙,在悄无声息游动。浪头很高,却始终是暗淡的灰黑色,一点儿也不引人注目。我寻思:这样不声不响的浪潮,该不会在撞上礁石时有多大的动静吧。可正在我专注于欣赏那些“带着白冠的公主”时,一声巨响划破了原本的和谐——那个看似弱小的浪潮,在与礁石碰撞的那一刻,迸发出了比前面的浪潮大两三倍的浪花,飞溅的水珠落在岸边的草地上,落在近旁的桌椅上,落在栏杆上,处处都留下了那个浪潮最终施展自己能量时留下的痕迹。
一滴水珠落在我的手上,丝丝凉意似乎是大浪想来证明自己,将我的偏见摆平。我因它而清醒了许多。不仅是浪潮,人也是一样的。过度地张扬自己的才智与能力的人,会在一开始获得别人的赞赏与敬佩,一旦到了真正凭学识的考验时,就无法掩盖自己实际的缺陷。而不在人前夸耀自己,却在人后默默努力的人,在考验面前,反而会展现出自己的强大。
现在想起那两股截然不同的浪潮,越发觉得它们是两个以别样的方式教导我的老师,指引我做人的方向……
【篇二:蒲公英】
春天在野外草地上玩“吹蒲公英”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今天老师布置的作文是要求写一种植物,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蒲公英,因为它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植物。
蒲公英的长相很特别,它的果实被好多雪白的绒球包裹在一起,小小的种子比芝麻粒还小,雪白的绒球好像是刚刚从棉桃上摘出来的一样白得发亮,组成了一个毛茸茸的小球,好似一位戴着白冠的女王,又好似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人。
蒲公英的茎非常纤细,绿绿的,布满了细细的绒毛,没有风的时候它笔直的竖立着,有风的时候它会随风摇曳,好像在跳舞一样。蒲公英的叶子长长的,紧贴着土地,波状的叶边好像齿轮一样,摸起来非常粗糙。
我只用吹一口气,蒲公英的绒球就会被吹散,变成无数个降落伞将种子带到空中,随着风四处飘动,风停了它便慢慢地、轻轻地、缓缓地落在地上,然后它便生根、发芽,顽强的生长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了。蒲公英的种子之所以能那么安全的落在地上,都是因为它有一个贴身护卫(毛球),蒲公英就是用这种方式来传播种子的。
蒲公英不但有果实,它还有花。姜黄色的花瓣又细又嫩,黄的也是十分灿烂,仿佛是金丝织出来的一样。花瓣上有几颗钻石般晶莹的露珠,贴在花瓣上,闪闪发亮,真是格外的好看!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发现蒲公英身上的特别,能体会到她顽强的生命力,能欣赏她朴素中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