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近舌尖上的美食——烘糕】
今天太阳公公虽然藏起了他的笑脸,但我们东方红学校四年级的小记者个个喜笑颜开,因为我们一行在老师的带领下准备去参观张师傅烘糕厂,并亲自体验烘糕的制作过程。
听老师说,湘乡烘糕有史记载是清雍正元年,鼎盛时期是曾国藩组建湘军把湘乡烘糕作为军粮,湘军在全国作战屡建奇功,班师回京后被钦赐“贡糕”,直至抗日战争约近一个世纪。
想着我们湘乡烘糕曾经的辉煌,听着同学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我们搭乘的汽车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位于市内南津路的张师傅烘糕厂。
下了车,小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随工作人员有序地走进了包装室。一阵淡淡的清香从里面飘来,只见一位工作人员动作非常麻利地把刚刚烘好的烘糕码得端端正正,旁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包装盒。我想,这些烘糕不久就会走进超市,走进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饮食吧。想着想着,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工作人员似乎看到了我的馋相,拿了一些新鲜出炉的烘糕给我们。我拿起一块,闻了闻,香香的;尝了尝,脆脆的。
吃着香脆的烘糕,我们随着工作人员来到了会议室,想了解关于烘糕更多的知识。技术人员告诉我们,烘糕主要是由大米、水、蔗糖合成的。有同学问:“叔叔,现在你们厂主要生产哪些类型的烘糕?”“除了传统的烘糕,我们还生产黑芝麻烘糕、秘制花生烘糕,并准备开发无蔗糖烘糕以及各种口味的烘糕。”“那准备生产水果味的烘糕吗?”“烘糕的保质期有多久?”“可不可以把几种东西同时放到烘糕里?”?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叔叔帮我们一一解答。
接着,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了体验室,让我们亲自体验烘糕的制作过程。我们雅兴大发,当了一回烘烤师。首先,我们把已经准备好的原料放进烘烤模里,然后根据叔叔的介绍调好时间。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烘糕就大功告成了。叔叔把我们亲手做的烘糕奖给了我们。吃着自己做的烘糕,觉得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时间不等人,几个小时一下子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带着满满的收获,带着美美的心情,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烘糕厂。
【篇二:三河古镇】
在三河古镇,无论是蜿蜒曲折的亭边小巷,还是古色古香的美丽街景,无论是灿烂阳光下的小桥流水,还是蒙蒙细雨中的精巧假山,都让我沉醉其中。
漫步在三河古镇,我仿佛看到历史的长河正向我涌来。那一面面墙,像一位位历尽沧桑的老人,轻轻抚摸着白色的胡须,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讲述着以前的故事。要不是路边的小店和小摊,若没有往来如织的游客,我真以为自己回到了古代呢。粉墙黛瓦,古老的建筑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望着那斑驳的印记,耳边传来轻轻的吟唱。
韵,就在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不仅景美,美食也非常多,非常好吃,我的味蕾已经蠢蠢欲动。妈妈像是看透我的心思,让我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我就不客气了,三河米饺、麦芽糖、贡糕……美食当前,形象退后,继续狂吃,因为这些吃的实在太美味了。
食,就在三河古镇。
常听人说,走在古镇,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这是城市人都向往的慢生活,现在看来,的确如此。漫步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手里拿着美食,时不时吃上两口,在青石桥上晒一会太阳,在小河边拍一张照片,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闲逛让身心都愉悦舒畅,平时的紧张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心儿被快乐充满,闲适的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乐,就在三河古镇。
我爱三河古镇,爱它的悠久历史,爱它的美食风情,更爱它的悠然闲适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