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相关作文

【篇一:不朽的丰碑】

他是一块强力的磁铁;他是一把不熄的活火;他是一面无言的明镜;他是一座绿色的丰碑,他就是一位平凡而又传奇的人物——谷文昌!就是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联系着今日海岛的巨变,牵动着东山十几万人民的心。

一个飘洒着小雨的清明,我来到谷文昌的陵园,放眼望去,无数棵枝繁叶茂的木麻黄树,蜿蜒成莽莽苍苍的绿色长城,给东山岛以甘露的滋润,以清风的抚慰,以固沙的奇效。我拾阶而上,只见被春雨洗刷的木麻黄特别青翠,特别挺拔。此时,我眼前晃动着谷书记拄着树棍、裹着军大衣、眯着眼睛、侧着身子,捂住脸部,深一脚浅一脚地探风口查沙丘的瘦长身影;耳边仿佛响起谷书记用浓重的河南口音发出的“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铿锵誓言;想到了谷书记身先士卒,挥镐舞锹,领着全县人民“上战虎头山,下战飞沙滩”的动人场景,脑海中倏然飘出“青山处处埋忠骨”和“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古今佳句。

伫立在陵园,极目远眺,宽阔无垠的大海和点点渔帆映入眼帘。一波又一波呈弧线形的长浪,从容不迫地、前赴后继地朝着高高的海岸推进,款款地拍打着嶙峋峻峭的岩石,锲而不舍。我的视线模糊了,恍惚看到嘉兴南湖的那艘红船和船中摇曳的小油灯。为了真理,有多少赤贫的农民穿上了灰布军装,聚集在锤镰旗下,前赴后继,谱写了一首又一首忠魂曲。从南昌起义的清脆枪声到黄洋界上的隆隆炮声,从爬雪山过草地到平型关大捷,从三大战役推翻蒋家王朝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腥风血雨中,有多少优秀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英勇牺牲。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留下英名,但他们的忠魂,却与天地同存,与日月争辉。当年披着一身硝烟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谷书记领着大伙种树,也是靠这种“前仆后继、锲而不舍”的精神啊!那时,老鼠刺树栽下去,很快枯死了;树兜树栽下去,不久也死了;苦楝、沙竿栽下去,仍然死了。但谷书记发现,白埕村沙丘旁那九棵抗风耐碱,不怕干旱,喜爱强光照射,能够防风固沙的澳大利亚常绿大乔木树木麻黄却活了。这就是希望的“星星之火”!谷书记领着大家用科学精神苦干,终于让百余公里的海岸披上了绿色的盛装……

告别东山岛,车窗外掠过一排排的木麻黄,在湛蓝的天底下碧绿如黛,与翠色欲流的笋园交相辉映,尽显勃勃生机,傲然挺立于风口沙丘之中,尽责尽职,围护着座座村庄块块农田,犹如那位绿色的缔造者!

【篇二:茶香醉人】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讲的就是中国四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我的家乡就位于盛产碧螺春的苏州洞庭东山岛上。烟波浩渺的洞庭东山岛,三面环水,万顷湖光连天。而每到清明前后,就是采摘碧螺春最佳的时节,趁着清明的假期,我们全家一起回到岛上帮爷爷奶奶采茶叶。

天蒙蒙亮,踏着清晨的露珠,爷爷奶奶就已经山上去采茶了,爸爸妈妈忙着烧水,做早饭,安顿好我和弟弟后带着早饭也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到了中午,大家全部带着满满的收获回来了,一筐筐嫩绿的茶叶排成一排,好壮观啊。匆匆吃过午饭,爷爷就开始挑拣了,弟弟问:“为什么要挑拣?”。爷爷笑笑就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起来。原来,挑拣就是为了制作碧螺春的独特形状,就是把大片的叶子,不好的叶子全部去掉,只保留一个牙头和一片叶子。

我和弟弟似懂非懂地听着爷爷的讲解。爷爷接着说:“以前我们东山岛啊,交通不方便,很多的时候都要摇船到苏州,把农产品送出去,把生活必需品采购回来。两个人轮流摇桨,要一天一夜才能到苏州。有一次啊,我实在太累了,摇着摇着就睡着了,一不小心就掉到水里被同伴救起来,哈哈哈……”爷爷感叹道。

“想想那个时候真的是很艰难,白天要干活,晚上要摇船出去,能不睡着吗?”爷爷说着,就笑了起来,“还是现在好啊,道路这么好,开个车半小时就到苏州了,我们那个时候不敢想啊!茶商都等在门口收茶,你爸妈帮我们在网上发布消息,我们都不愁销路了,就发愁怎么能把这些订单尽快的完成,可不能得罪客人啊,我们要赶在这节前我们要卖个好价钱呢。”爷爷边笑边挑拣,那双布满皱纹的双手像梭子一样灵巧,一会儿挑拣好的茶叶就堆得像小山一样。

爷爷接着说,古代碧螺春是贡品,产量也低,平常老百姓根本不可能品尝到,现在在政府的引导下扩大种植,产量也提高了,平常人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可以买到了,村口的茶厂已经把茶叶远销到国外,并且是中国长城站的制定饮品。有了国家的好政策,我们的干劲也更足了,全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看着爷爷开心的笑容,我们笑了;看着这些堆成小山的茶叶,仿佛这些茶叶也在咧嘴笑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