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静夜】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明亮皎洁的月儿再一次爬上了夜幕。街道上空无一人,只余下路灯那被越拉越长的影子。墨色的天空中不见星云,群鸟也早已归巢,只有偶尔从空中掠过的客机,发出呼啸的声音和闪烁着的红色光点。
窗边淡紫色的风信子已经枯萎,它陪伴着这轮明月走过了三回的圆缺。三个月的时间,已是它生命最长的期限。而如今,凋零的花瓣片片落下,在花盆中找到了最后的归宿,它化作尘土,守护者深埋的信仰。枯黄的花叶在月光的照抚下,泛着淡淡的莹紫的微光,还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我的心——那颗浮躁的心,在那一刻得到了极大的宁静。在这短暂有限的安谧中,我静静地,沉默着思考。思考着那些我从未思考和想象过的事与物,思考着这片刻的宁静,和那未知的前路。或许,我的心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宁静过了……
我的心,已经浮躁了太久太久,它急需像此刻般的静默。每日不断重复的上课下课,已经让人太过厌倦。这表面风火而实则枯燥的生活已经让人不耐烦,我需要这片刻的宁静来反省和思考自己,需要这片刻的宁静来让我冷静和坚定。
风信子用短短三月的时间搏得了人们全部的眼球和赞赏。它的生命虽短暂,却已经得到了认同。可就算如此,又有谁懂得它美丽的外表下藏着的朴实无华的心?懂得它积攒下多少日日夜夜只为片刻美丽的心?人生的路漫漫无期,又有谁能做到上下求索?又有谁能含着几个春夏秋冬的理想与汗水,只为那霎那的美好?
在这宁静的夜里,在这宁静的月色下,又是谁还在为荏苒岁月和春华秋实而静默着?
【篇二:我的发现】
最近,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记得那是一次周末,我们全家去溧阳乡下外婆家吃饭。我们到后,外婆刚好准备做菜烧饭,我主动提出帮外婆烧火,外婆开心地答应了。我非常认真地开始烧火,等到快没火的时候就马上放一捆柴火。这样没过一会儿,不管我放再多柴火,火也没有了,只有一点儿烧过的柴火上还闪烁着零星的火光,像天上的小星星调皮地冲我眨着眼睛。我十分着急,连忙把妈妈叫过来问:“这火怎么着不起来呀?”妈妈问我:“你怎么烧的?”“没火就放一捆柴火呗。”我想了想说道。妈妈笑了起来,说:“你这样当然烧不起来了,你烧一会儿就要用铁棍掏掏柴火下面,知道吗?”“哦!”我不解地应答着。我半信半疑地按妈妈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没有像刚才那样火一会儿就灭了,而是烧得十分旺盛,火焰欢快而有节奏地跳跃着。我很疑惑,为什么把柴火下面掏一掏火就会烧起来呢?
我去问妈妈,妈妈说,因为像我原来那样的方法,会让柴火下面的空气不流通。大家都知道,有风火才会烧得旺,可你把风给堵住了,火自然就烧不起来了,而你把柴火下掏空后,空气就可以流通了,火当然也就越烧越旺啦。
听了妈妈的讲解,我恍然大悟,原来烧火也隐藏着科学道理的,做好一件小事也不容易啊。通过这件事情让我发现生活原来处处有科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