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尔曼人相关作文

【篇一:墓碑】

是生,还是死。死是一切的结束和灭亡吗?生是一切的起点和开始吗?生命为何而存在而又为何会消亡?真正意义上的死究竟是什么?

达尔文也许会回答:一切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培根或许认为:有了自由,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习工作,那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是每个人应追求的目标。

而希特勒或许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一个民族统治别一个民族,种族劣者应当被消灭种族优者应当广泛繁殖,让全世界变为日尔曼人的家,在每个角落里都流动着优秀的血液。

高老头也许会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为自己建一座黄金屋,天下一切的黄金都归我,啊哈,权力再大也不如我。

是生着好还是死了好呢?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者;人守一张脸,树守一张皮,只要有口气就是给人家当奴才也愿意,这叫无耻。不过这种人也有过人之处,他的马屁拍得能香死一车驴。

死了死了,一了百了,生前无所作为不如到地下发展,起码还能滋润滋润庄稼,这种人不应当为其立碑。简直是破坏自然环境,浪费自然资源。

生命的意义在与声什么呢?其实生命的存在并不具有什么意义,这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巧合造成的,正如人类文明的载体,文字的出现,对于人类来说或许是必然的,然而实质上这也是一系列的偶然造成的,到20世纪,位于南美洲的一个具有2000多年文明的部落尚未出现文字,但其生活也并不像一些自诩为专家的人说的那样,“没有文字的产生就不会有现代文明。”

生命本无意义,生死都是一个偶然的产生必然的结果,一瞬间便是永恒,一瞬间就已偶然的创造了现在自认为很了不起的地球文明,但永恒即是一瞬间,有始有终相隔并非太遥远。

我想,真正有意义的生命是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杜撰一个美丽的梦乡,终结时不留下一丝痕迹。最起码,不应为一块随时都会被毁的石碑而将自己永远地埋藏在人们的心中。

【篇二: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

“日尔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的没有意思……”在走廊上就能听到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这正是我们班在组织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

其实我小学时就有这本书,只不过一直因为看不懂,不想去看罢了。但认真地读几遍,发现还挺有意思的。晚上写完作业,我便拿出了它,坐在床上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我的眼前突然一片朦胧,紧接着百草园出现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儿时的鲁迅和闰土正在雪地中捕鸟,他们嘻闹着跑回家,取了一个扫帚和一铁锹,扫开了一块雪,又不知从那里找来了一支短木棒和一面竹筛。用木棒把竹筛支起来。在竹筛下撒了些许秕谷。

“然后呢?我怎么感觉还少了点儿什么啊?”鲁迅抓抓后脑勺问道。“当然还少不了这个呀。”闰土像变戏法似的突然拿出了一捆麻绳,一端绑在了木棒上,一端紧紧地攥在手里,和鲁迅一起躲在了我身边的一颗树后面。

等了一会儿,有四五个不知名的鸟儿成群结队地一起到竹筛下觅食。“鸟儿来了,快拉绳子。”“先别急,再等一会儿,等有更多的鸟儿‘落入陷阱’再拉绳子。”闰土很有“经验”地说到。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竹筛下就又有了两三只鸟儿。“砰——”竹筛落下了,只留给里面的鸟儿一片黑暗和恐惧。“要不,还是把它们放走吧!”鲁迅看着竹筛中的鸟儿在努力地想掀开这片“黑暗”,不禁心生怜悯。“你真的不打算捉两只玩儿玩儿?”“不了。”“好吧。”闰土无奈又惋惜地答道,紧接着掀开竹筛,鸟儿们便也顾不得食物,争先恐后地飞了出去……

“醒醒,看着书都能睡着,起来洗把脸再睡。”妈妈的声音传入了我的梦境中……可她却有所不知,鲁迅先生对于弱小生命的尊重已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