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话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烦恼】

我有好多好多烦恼。

第一个烦恼就是字写的太丑了,老师说:“雷蹦额,(温州话,翻译后是:李彬豪,就是我的名字)你这字和鬼画符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经常这样说。我听了,心里很难受,羞愧得脸都红了。我也想改掉这个毛病,可就是改不掉啊,这是我的第一个毛病,也是我的第一个烦恼。

第二个烦恼就是英语成绩不好,每次考试一般就只有七八十分,老师也想方设法地想把我的英语成绩提上去,可就是提不上去呀,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师上课我也有认真在听讲了;作业我也按时完成了;补习时也认真听了。老师上课时,我有不会的单词也在书上注音了;书我每天都有在读,一个月下来,平均每天读15分钟,可我的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啊。我这么努力,为何还是不能考高分呢?

这些烦恼呆在我的心里,让我想也不明白!

【篇二:温州话】

一提到温州,我想到的可不是什么楠溪江、雁荡山,他们相比西湖、泰山,可差得远了!可是,温州有一个宝藏,它堪称世界之最,别的地方都没有,那就是我们最珍贵的语言宝藏——温州话!至于是什么世界之最,久仰其大名,最难学的话!

据老一辈的口中可知,当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我军之间的秘密沟通大都被越军破译,所以我军屡战屡败。后来,我军派温州籍士兵去当通讯员,为的就是让越军翻译不出他们在讲什么。后来,由于通讯员语言无法破译,越军开始走向了失败。倒是通讯员,站在越军面前明目张胆的说温州话,他们也听不懂一个字。之后的温州话,出了温州更是无一人能听懂,荣登中国最难懂十大方言榜首。

生活在这样的一座城市里,我时时刻刻地受到温州话的熏陶,再跟普通话一对比,不得了,好奇心极重的我发现有好几个词的前后两个字顺序是反的。如,“热闹”,我们说“闹热”;“咸菜”,我们说“菜咸”;“生螃蟹”,我们说“螃蟹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难怪越军听不懂啊!

有些人说,现在普通话越来越普遍,大人跟孩子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况且学校里,师生也用普通话交流,温州话可能会“失传”,我想说,不会的!现在我们温州人有时在外地旅游时碰到老乡,话不多说,上来就用温州话寒暄,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温州话这么宝贵的语言财富,他是温州人的精神支柱啊,没了它,我们的生活必定索然无味。总会有那么几个人,站出来保护这温州人的共同财产,让它继续流传下去。

每每从国外旅游回到温州,我下飞机最想干的事就是想听到街头上看似嘈杂却像一首动听乐曲的温州话,它代表着,我已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吴语呢喃的地方!我爱温州话,无论身在何处,只需说几句温州话,家乡的味道就又回来了。“迂九屋”(温州话)将是我一生最大的精神支柱!

【篇三:选择去姑妈家】

一天中午,妈妈告诉我,“明天早上,你要去百里路那边当小医生,你晚上要在哪里睡觉啊?”“有什么选择?”我问。“杨府山或者开太(奶奶家)。”妈妈回答。“杨府山是哪儿?”我问。“是你姑妈家呀,你忘了吗?”妈妈说道。“没,没有。”“要睡哪?”“让我想一想。”就这样,我开始了艰难的思考。

我说这个思考“艰难”是因为杨府山我不熟悉,但是机会难得,开太我很熟悉,而且比较热闹。我在这四个条件下想来想去,犹豫不决。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我问妈妈,“妈妈去杨府山谁送我去百里路那边?”“你姑妈。”妈妈说。“接呢,谁来接呀?”“还是我呀!”姑妈说。“那……在开太呢?”我又问。“奶奶送,姑妈接。”爸爸说道。“哦。”我心不在焉地回答,我的心里还想着杨府山的爷爷奶奶……过了一会,我说:“杨府山不是还有爷爷奶奶吗?我睡哪里呢?还有……”“杨府山奶奶去‘阿太’(温州话)家里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姑妈打断了。接着,爸爸劝我去杨府山,姑父说:“来吧,来吧我们不介意。”奶奶说:“去杨府山也好,留在开太也好,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有点心动了,可是,正当我想说“我要去杨府山”时,爷爷笑嘻嘻地说:“我看啊,你们要是再多说几句,她就心动喽!”我被爷爷将了一下,便打消了说那句话的念头,摸透了我的心思,爷爷好像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晚饭过后,妈妈问我,“想好了吗?去开太还是杨府山?”“开太吧,杨府山我又不熟悉。”“确定吗?”我犹豫了一下,爸爸看出我在犹豫,便说:“再犹豫下去,就住在这儿(开太)吧。”我犹豫了很久。七点三十五分左右,爸爸妈妈走了,我还在犹豫之中,我在想: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七点五十分时,姑妈对我说:“去杨府山吧,待会儿我们去公园走走。”三分钟后我回答,“好的!”因为,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十年也碰不上一次!

其实,要不是爷爷当时说的那一句话让我感觉不舒服,我才不会犹豫这么久!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