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贵州研学之旅】
3月20日至3月24日,高二年级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贵州“研学”之旅。
我们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登上了娄山关、渡了赤水河、走进了土城古镇。可是要说最让我感触的地方,却是最有一个参观地:也许它没有遵义会议旧址的庄严、没有娄山关的雄奇险峻,没有赤水和的涌动生机、没有土城的静谧古老,但它深深震撼了我,用它独有的肃穆与沉重为我的这次“研学”旅行画上了一个句号。它,就是息烽集中营。
息烽集中营之行,短暂而匆忙。虽说因没能仔细参观留下遗憾,可有机会一游也算是十分幸运。踏入集中营,满目皆是高大茁壮的乔树。正值春天,树正冒出新绿。除了绿意,映入眼帘的却是肃杀、冷清和萧瑟。才进大门,一抬头,四个大字悬在半空:“抬起头来”。正好一阵风吹过,树叶扑簌簌地响动。我似乎能够看到数十年前的这个时候,一队队被扣押的进步人士或地下党成员低着头、踏着青石板、鱼贯而入,被身后的特务揪着领子抬起了头,看见了那四个仿佛斥责他们罪孽深重的字。他们看到的天空应该是和我看到的天空一样深邃而迷茫。
一步一步慢慢行进,想和身边同伴发表的感想渐渐被清冷的风吹散。头脑凉下来,身体凉下来,发现周围的同学也渐渐安静下来。那些牢房是由木头做的,也许它们在投入使用时是崭新的,甚至是散发着清新的木屑味,但是经历时间的洗礼,木头都已老化、腐朽。朽得古老而沉重,朽得让你觉得木头背负了太多的秘密与故事,朽得凄凉而绝望。草坪上的草也同树叶一样,虽泛着青绿,却绿得苍凉、绿得毫无生气。暗灰色墙上的标语“成功失败权操我手,天堂地狱惟人自择”既带着说教的意味,又透着恶狠狠的嘲弄,看得人心里发毛、后背发凉。
息烽集中营的氛围是荒废的氛围、是沉重的氛围、是让人压抑的氛围。其实,这里的景致也算得上幽静且优美,据说环境比重庆渣滓洞好太多。我想,那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认真刷上的标语,一块块小而精致的草坪,一个小湖,一个湖面上的亭子,只有在国民党反动分子眼中才成为美丽的风光。因为犯人们要么成日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着发霉的米粒,要么被赶在小广场的木笼里暴晒,要么在猫洞里被酷刑审讯,要么已化为森森忠骨。
我在参观集中营时,虽然不能与当年的革命者与进步人士们感同身受,却也能身临其境。“抛头颅、洒热血”,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无数革命先辈真正践行过的主义、付出过牺牲。不畏惧疼痛,不畏惧黑暗,不畏惧死亡,他们蜷曲在角落,看见的只有希望和信仰,正如集中营遇难者留下的深情的遗言: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纵然反动派一次次举起屠刀、尽管革命者一批批倒下,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撕裂漫长的黑夜,黎明终究来临: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在10月1日的那一天于苦难中国的大地上高高升起!那一天,这空荡荡的集中营一定芳草萋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天,无数仁人志士的灵魂一定在这集中营上空徘徊、相聚,庆祝信仰的胜利。
想到这些,站在当年的息烽集中营,我的心里溢满了泪水、也充盈着“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坚定。
【篇二:贵州研学游】
一场春雨,带着清晨的味道把一群莘莘学子送上了开往贵州的高铁。四天的研学旅行,我们穿越历史时空,追忆革命往昔,重历战场硝烟,走进美好自然,激昂着青春情怀、凝聚了师生情谊,在枯燥的高中生涯中注入了关于未来的缤纷梦想。
在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展示中心,我们被这异军突起的产业深深震撼。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凭借着高科技产业的东风,一跃成为西部发展的龙头区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国际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方面占领了国际重要地位:全球前十家互联网企业有8家在中国发展,其中7家落户贵州,成为世界知名互联网企业扎根地。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是中国互联网产业与世界水平的接轨,同为中国西部省份的我们,无不感动和自豪。
娄山战场遗址前,“娄山关”三个大字镌刻在刀砍斧削一般的石壁上,令我们肃然起敬,我们在刻着毛主席手迹的大理石墙前齐声诵读《忆秦娥·娄山关》,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场景仿佛历历在目,战场硝烟弥漫了我们的双眼,激昂情怀充塞了年轻的胸膛,草木葱郁,野花遍地,这一切春天的美好,不知用了多少先烈们的生命来书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前,我们合唱《七律·长征》,体会着金沙江的浊浪滔天、铁索桥的寒意阵阵,以及红军把绵延不断的五岭、气势磅礴的乌蒙踩在脚下的壮阔情怀。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上力挽革命狂澜,在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力排“左倾”危险,为革命的胜利写下了惊心动魄的一笔,伟人气度令我们追思,伟人壮举令我们敬仰,我们深深感慨在信仰带来的勇气和毅力面前,所有的困难都将不堪一击。
赤水河畔风习习,我们在四渡赤水的古城渡口遥想八十余年前的悲壮画面,枪炮呼啸、血流成河,千万壮士、浴血奋战,无数年轻的生命随赤水远去,为我们留下这美丽的春天盛景;土城门下草青青,我们在古韵浓浓的土城里留连,体验着红薯糖的甜蜜、苕汤圆的软糯,珍惜着前辈们的负重前行给我们铺下的岁月静好。
来到黑暗幽深的息烽集中营,瞬间打破了我们阳光明媚的象牙塔生活,看着那一幅幅灰暗的画面,无边的恐怖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波波强烈的撞击:是怎样的力量,让我们的先烈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保持着不死的信念,只为了民族的解放,用微微一息的灵魂之火,去点亮无边的黑暗。他们的肉体已经灰飞烟灭,而他们的信仰,至今仍徘徊在中国大地,呵护着我们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研学之旅,振聋发聩,在我们青春的生命历程里留下了重要的一页,穿越历史,回到现在,身边笑语盈盈、耳畔书声朗朗。春雷隆隆,震撼着我们的灵魂;春雨潇潇,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仿佛这场春雨,唤醒了沉睡的生命,给青春展开了一幅浓墨重彩的人生画卷。
【篇三:如何写旅游作文】
今天是周末,终于盼到了爸爸和妈妈都不上班,我们全家出动,去了恩施土城,我从来没有去过,别提心里多高兴了,哥哥也好久没出去玩了,比我还兴奋。
差不多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就到了。一走进大门,我和哥哥像出笼的小鸟,飞快向前奔。不一会,我们来到了门楼,只看见一座大桥架在碧绿的湖水上,上面还有一个亭子,饱含着诗情画意。下了亭,随着宽大的道路,来到九进堂,里面有吊脚楼,还放着漆黑的背篓等农具。
随着悦耳的.钟声,我们迈着轻快的步子,终于到了钟楼,接着游玩了草亭、群芳亭等美丽的风景区。一会儿就到了卧虎索桥,听别人说,索桥十分惊险,走上去还一摇一摆,我心里有些害怕,便以碎小的步子向前移动,慢慢地心里觉得一点都不害怕,鼓起勇气向前走。
走过了索桥,我们全家又去划船了,爸爸和妈妈划船,我和哥哥唱歌,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家庭和睦图,这次游玩我们全家都很高兴,不仅看到了特别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了自然,心情舒畅了许多。